“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所以我们要认真地把这个科研做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4月15日,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研究员周素英发自肺腑地说——
■ 记者 徐志勤 实习生 孙一菲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4月15日上午, 明媚的阳光洒在濉溪县国家区域试验站两百亩小麦育种试验田里,碧绿的小麦长势喜人。倏忽间有风吹过,麦田里便掀起层层涟漪。
“小麦一生要经历十几个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返青期、起身期……而我们要挑选的就是生长在相同条件下表现最好的那棵苗子。”56岁的周素英带着科研团队的年轻人来到试验田,察看麦苗的长势。
半晌,她才从试验田里直起了身子,脸上漾出满意的笑容:“民以食为天。有了好种子,才能多打粮。劣质种子出芽率低,抗病性差,有可能老百姓辛苦一整年,最后都没有收成。”
周素英从小热爱农业, 1989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当时的濉溪县农科所。那时濉溪县没有本地的小麦品种,外地的麦种多存在易发赤霉病、抗寒性弱、后期倒伏等不足。选育出适合本地的小麦新品种,成了周素英攻关的重点方向。30多年来,她早出晚归、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耕耘“育种梦”,她选育出的多个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和安徽省审定推广,填补了淮北地区历史空白,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块试验田,就是一个考场。小麦育种,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几年的心血就有可能付之东流。”皮肤黝黑的周素英幽默地说,“地里的小麦差不多都认识我们了。在这里不下硬功夫不行、不认真不行、不下地更不行,只有多来地里看看,才能对小麦了若指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小麦新品种的育成有时要历经十几年的时间。既考验眼力和智力,更考验心力和毅力。前些年农科所是差额拨款单位,基本上没有科研经费,既不能雇佣工人、也没钱购置机械,由于育种后代材料几万份,从9月初的种子准备、10月份的整地、田间设计,播种,寒冬季节抗寒性调查、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抽穗期紧张有序的杂交组合配制工作、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得由科研人员自己完成。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里度过的。然后轮回到下一个年度,周而复始。
播洒汗水三十载,硕果累累庆丰年。如今,周素英是濉溪县知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小麦育种学科带头人。她带头培育的濉1216、德研16、濉1309、濉1615系列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审定,成功用一粒小小的种子打了场漂亮的种业“翻身仗”,结束了濉溪制种大县以外引小麦为主栽品种的历史,填补了淮北地区空白。这些在本地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更适合淮北地区当地的气候条件,表现突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使农民增产,农业丰收。
“优质的种子不会凭空产生。我这辈子就做了小麦育种这一件事,育出好品种,让淮北人的饭碗里装着本地粮。”周素英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近年来,工作业绩突出的她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优秀个人、淮北市“优秀共产党员”、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日前,她又光荣当选为安徽省“最美职工”。
“择一事,终一生,”面对取得的一个个荣誉,周素英丝毫没有停歇。她说,土地为家,与小麦为伴,以育种为生,做麦田的守望者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小麦育种的事业要有人接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周素英,仍然带领课题组的年轻人常年躬耕在试验田里,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