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邹晨光 实习生 朱媛媛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2月8日,市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科科长刘艳阳一大早就来到了单位。收拾材料、整理文件、叫上同事,来不及倒上一杯热水,匆忙赶往濉溪县铁佛镇黄集村,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而这样的场景,时常在刘艳阳工作中出现。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战线上的业务科长,刘艳阳始终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位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2年,市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科在刘艳阳的带领下,积极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以务实作风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全市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5305元,同比增长14%。认真抓好“五大帮扶”工作,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为了稳步推进政策衔接,刘艳阳积极跟踪对接国家和省政策文件出台情况,按照“应出尽出”原则,积极完善和创设一批符合地域实情的衔接配套政策,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有效衔接政策体系,确保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留空档。
织密排查监测网,刘艳阳和同事们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通知》,优化网格设置、监测程序、帮扶措施。牵头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统计上报9次调度表,在全市确定1个重点县、6个重点镇和26个重点村,确定重点群体16297户41300人,组建工作队21个,实现对所有重点镇村全覆盖。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监测对象1290户3608人,其中新识别702户2178人,监测对象占农村人口比例达5.11‰,有效杜绝了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问题。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打好帮扶组合拳,刘艳阳和同事们牵头起草了《关于市领导联系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五大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继续做好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9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29个村,110家定点帮扶单位对口包保108个村,117名第八批选派干部全面进入角色,203家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凝聚帮扶合力,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绿锦花卉多肉大棚是黄集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投资20万元,占地2666平方米,建有两连薄膜大棚一座。“刘科长经常来我们这边指导基地建设。下一步,我不仅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负责人冯影说。
为了千方百计助力增收,刘艳阳积极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32个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带动6777户脱贫户增收。加强扶贫光伏电站运维管理,156座纳入国家补助目录的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发电收益320.94万元。积极推动稳岗就业,全市实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15937人。24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162人,9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82人。
刘艳阳表示,2023年,将认真落实省市“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坚定“拼”的决心,弘扬“拼”的精神,鼓足“拼”的干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