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

第A03版: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新征程

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成效突出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王梦娇

本报讯 去年以来,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系统坚持“忠诚、为军、担当、奉献”的系统文化精神,以努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目标,以落实“六大行动”为抓手,以完成省定重点任务为指引,不断推进服务保障水平提质增效。

我市目前拥有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4个、镇级退役军人服务站36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441个。2022年,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部门积极探索摸底建档、动态更新、线上学习的工作方法,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其中,创建濉溪县双堆集镇、临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相山区渠沟镇鲁楼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杜集区矿山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为省级“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致力将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成我市红色基因传承高地。同时,启动全市退役军人功臣模范事迹辑录地方志工作,前期已汇总整理出140余名二等功以上退役军人功臣模范事迹。

2022年,我市共有225个退役军人服务站申报创建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均已通过县(区)自查验收及市级初审验收,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开展全市“十佳退役军人服务站”“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评选活动,调动各基层服务站争先进位积极性,促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市、县、镇(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培训,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水平。深入贯彻服务保障体系“回头看”工作,明确问题清单,逐条对照整改,抓好实体运转,配强人员力量,强化综合保障,以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名退役军人心里。根据省厅统一部署,自当年3月1日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工作,坚持“前期试点、分类推进、全面发放”原则,注重质量和效率并重,采用分级负责、现场+上门+网上的办法,落实好优待证发放。截至目前,受理申请比率100.5%(含异地办理),顺利完成存量申请任务。

积极实施退役军人就业促进工程,协助举办两场以“戎耀归淮 就业启航”为主题的2022年淮北市退役军人专场网络直播招聘会,邀请19家企业参加,涉及工种51个,提供岗位1510个;直播间观看人数6731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人数203人,直接入职48人。按照上级要求,全市各服务中心(站)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组织基层服务站为退役军人送去春节年画,辖区三属户、两参人员、农村籍退役士兵等80户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领到了节日慰问品。组织开展退役军人专项岗位开发使用集中调研,协调财政、人社、公积金等部门以及县区政府,完善退役军人专项岗位管理。

积极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纾困解难。截至去年底,共向市属企业军转干部发放困难生活补助金及2021年标准提高补差金额;及时发放企业军转干部2022年度春节慰问金;核发市属企业军转干部2022年“八一”慰问金;核发中央、省属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生活补助金及2021年标准提高补差金额;按照规定核发企业军转干部住院医疗费用二次报销。开展“邮储银行杯·我的退役故事”系列活动第二季“了不起的创业兵”活动,对淮北籍或常住淮北的退役军人创业典型、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的“兵支书”“兵能人”等进行宣传,提高大家的社会荣誉感。整合我市“红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力量,成立258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且完成注册,2240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登记注册。各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入践行“六大行动”之先锋行动,组织开展“干干净净过大年”“秸秆禁烧·退役军人在行动”“抗击疫情·退役军人在行动”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退役军人共16900余人次先后参与,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的一年,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系统将始终坚守出发时的初心和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3-02-10 吴永生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新征程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9530.html 1 3 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成效突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