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

第A09版:

推动林业增绿增效 促进生态惠民富民

濉溪县实施“林木双进”行动取得成果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李莹

本报讯 近年来,濉溪县以林长制改革为契机,利用村庄自然条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森林进村庄经果林进庭院”(简称“林木双进”)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县植树85.6万株,成片造林2.58万亩,实现道路、沟河绿化181.5公里,104个村庄绿化总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实效。

濉溪县各镇村依托自身特色,量身定制“林木双进”村庄绿化方案。村庄绿化树种、庭院果树品种选择,由群众说了算,以宜林则林、宜果则果为原则,根据群众意愿,优先使用国槐、刺槐、泡桐等乡土树种及栾树、红叶石楠、女贞等园林绿化树种。群众庭院以果树为主,根据庭院面积确定栽植株数,做到“一村一品”;村庄内隙地绿化以建设小树林、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为主;利用空闲的连片宅基地、坑塘水面周围,种植一定规模的经济果木林、速生丰产林、生态景观林。严格管控苗木规格和质量,乡土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米径不低于4厘米,果树地径不低于2厘米。

全县各镇、村级林长在保护好村庄现有树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出的村庄空地,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植树种果,实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在镇村主干道路两侧挖沟加宽路肩植树,整治沟河坑塘周边营造绿化景观,清理村庄残垣断壁及空闲宅基地,建设小景观带、小花园、小果园,拓展空间增绿。濉溪县活化造林机制,探索5种绿化模式,利用镇村主干道和沟河堤滩等闲置土地引导大户承包绿化、鼓励村民承包管护,调动各方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实现了绿化质量、林木资源管护水平双提升。道路承包管理模式。政府与林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无偿提供道路两侧绿化10年使用权,合理搭配绿化树种,保障道路绿化效果和管护,相关造林费用由林企承担,并给予相关造林补贴。村民代表监督管理模式。村集体与承包人签订合同,规划、购苗、整地等整个环节接受群众代表全程监督。承包人一次性上交费用和承包费用到村集体,树木所有权及造林补贴属于承包人所有,实现承包人受益、村集体增收。铁佛镇朱暗楼村4600米环村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带队、村民监督,保证了绿化质量和效果。“三三四”责任制管理模式。村委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包组干部为苗木管理担保人,落实专人看管、农户责任,年终检查如发现苗木被盗、破坏等情况,担保人承担30%,树木所在地农户承担30%,看管员承担40%。村栽户管以奖代补模式。村集体统一购树苗栽植,所栽苗木就近承包到户,每户向村集体缴纳20元保证金,对秋季验收成活达90%以上的农户退还保证金,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收取每棵20元的造林费用。统一拍租绿化模式。以市场化拍租模式,采取公开竞拍,由林业企业负责造林绿化及管护。铁佛镇以15年使用期限通过市场化拍租模式对全长10.5公里沱河河道(铁佛段)进行绿化,河道绿化水平明显提升。

濉溪县将“林木双进”活动纳入县级目标考核,与省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补助资金有机整合,对1亩以上成片造林,财政补助资金每亩每年800元,连续补助3年。对农户庭院个人栽植的果树,由财政部门按市场价补助80%,农户承担20%。针对泗许高速公路等森林长廊的造林大户苗木销售难、融资难等问题,有的镇发挥造林大户苗源足、技术强等优势,优惠土地租金,优先承包给大户开展租赁承包造林,省市县造林补贴资金直接兑现到造林大户,实现了完成创森任务、破解大户融资难题、提高绿化标准等多赢。

濉溪县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明确林业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林业经营主体,组织林业科技特派员参与“一周一技”在线服务、科技下乡等跟踪服务,聘请专家和技术员对林木病虫害防治进行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解读宣传,增强全民参与义务植树造林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2023-01-05 吴永生 推动林业增绿增效 促进生态惠民富民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7181.html 1 3 濉溪县实施“林木双进”行动取得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