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

第A08版:

树记

马世界

蓝天白云,风轻云柔。在相山公园,我慢慢走着,看着。瞧:那一棵棵高大魁武的梧桐、雪松树冠如巨扇,像伟岸的巨人。第一次看见有叫拐枣的树,它的叶,碧而绿,独立一朵,美观大方,可作书签。木瓜树不大,确给人一种沧桑感。还有耐看的柿子树,树上结满果实,沉甸甸的压得树枝弯了腰。五角枫的树叶只有四角或者三角,可它偏叫五角枫,而红枫是六角的。核桃树和板栗我是分不清的,就像槐树和榆树。相山公园里多是毛栗子,枝头挂满果实,煞是可爱。小花园的东北角,有棵大树叫喜树,你说喜不喜?还有一棵树叫马褂木,难道它穿过马褂?是的,它的树叶就像一件件马褂,特别是深秋的时候,树叶黄了,像一件件黄马褂。更多的是不知名的树,徜徉在树林里,慢慢走着,慢慢看着,心中仿佛流淌着一条岁月的小河,河水清清,岁月静好。

饮马亭旁,宋共工的马还在嘶鸣,饮马池的一泓碧水倒映着历史的天空。山坡上有一棵山合欢,100多年树龄了。旁边还有一棵黄连木,树龄120年。黄连木,你咋啦,你的身世有多苦?都说世人皆苦,草木亦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树,爱上树。这些年,无论是去公园、走乡村,回矿上,只要看见有大树,古树,都要驻足去看。尤其是在我们市内或周边,只要有古树,就去看。看得津津有味,看得神醉情迷,看得流连忘返。慢慢地,从喜欢到爱,爱到心里,爱到骨子里。

相山庙也称显济庙建于西晋,一千七百年多年了。庙里有8棵古树,堪称寺宝。位于显通寺(相山庙)内的3株圆柏,是淮北市现存最老的柏树,树龄650余年。经2011年省古树名木鉴定会认定为国家一级古树。这三棵树,一棵叫御龙松,高17米,胸围2.34米,冠幅:9.4×10.3米;另一棵是迎佛松,高15.6米,胸围2.14米,冠幅:7.9×8.8米。第三棵叫同心松,高17米,胸围2.27米,冠幅:8×7.1米。寺内前院西墙旁的一株皂荚树(此树为雄树),树龄约200余年,高14.5米,胸围2.20米,冠幅:9.4×10.3米。这棵皂角脚,独树一帜。主干向上三四米处分生的枝干仅剩一枝,另一枝死去被剧掉。然而就是这一枝独秀。向上,向上,枝繁叶茂,蓬勃盎然郁郁葱葱,使树有了英气、灵气和大气。后院还有一棵七里香树(木香花),树龄:130年。为保护好这棵古树木,特别在树旁修筑了约1米多高的六边形水泥护围,3米多高的栅式弓形平架,使其蔓附为荫。这棵七里香树干基围93厘米。从基部生两大藤干,向上1米处再分生三侧枝。藤冠缘架展至7×8米。远远望去,蔚为壮观。近观花香袭人。七里香树皮初为青色,老干变成褐色,呈薄片状剥落,恰似“老蔓烟湿苍龙鳞”。整个树身盘干虬伏,高花风堕,成为千年古刹的一道独特风景。

古银杏树位于显通寺的中心位置,背倚天王殿,面朝大雄宝殿,树高17米,胸围3.15米,冠幅20×19米,树龄600余年,2014年被省古树名木鉴定会认定为一级古树。银杏树是我们淮北市的市树。每次站在树下仰望它,都有一种辽阔高远的感觉,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每年,当春天的第一缕山风吹进寺庙,它便如新生的婴儿般慢慢舒展枝头的新绿;夏日,绿荫如盖,遮天蔽日;深秋,它披满金黄,绚丽灿烂;冬日,银装素裹,华盖积雪。

碑林东南墙角还生长着一棵树龄约300余年的栓皮栎。此树高25米,胸围2.19米,冠幅:9.4×10.3米,为二级保护古木。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而栓皮栎却是世界上最不怕剥皮的树,剥了皮的栓皮栎长得更快。栓皮质细而轻软,有弹力及浮力,不透气、不透水、不传电、不易传热、不易与化学药品起作用,为绝热、绝缘、防震、防湿、隔音的优良原料,是航海用的救生衣具、浮标、瓶塞、军用火药库、冷藏库、化学工业的保温设备等轻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被称为植物界的“软黄金”。

在显通寺院内外还自然生长着许多青檀。据淮北市园林局统计:百年以上的竟多达50多株。有的依墙而生;有的立于石上;有的形似蛟龙,色如青铜;有的盘根错节,凹凸有致。其中院内西墙边的青檀尤为突出,它从魁星楼的后墙旁斜而出,枝干遒劲,碧叶如冠,树身坑坑洼洼,瘿瘤遍布,似岁月冲刷下的一道道鸿沟,又似饱经风霜的老人突出的筋脉;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古朴幽深的苍凉之美。这棵300多年的青檀是寺内一大景观,因其形态奇特,季相分明,又加之年岁久远,极具观赏价值,备受人们喜爱。此树常年与寺庙为伴,晨钟暮鼓,日日聆听诵经讲法,极具灵性,许多善男信女慕名而来,在树下祈福许愿,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期望。生长在显通寺内的这群青檀,历经几百年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它们散落山崖坡地,默默地固守着一方净土,栉风沐雨,四季轮回,陪伴着相山和前来祈福的人们。

人民路东段路北,翡翠岛小区南门附近,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被称为神树。此树为臭椿树,树龄150年。市园林局挂牌。此树生长茂盛,高大挺拔,树身被系着鲜红的锦旗。上写“有求必应、神树显灵。”一段时间,香火旺盛。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行为,后被取缔。当年,政府修路时不计成本,在人行道正中留下了老树,加以保护。那日,路过用手机拍了抖音,不想在抖音上火了一把,几天的浏览量达到了1.5万人。由此可见,人们对古树的热爱。

相山风景区惠泽公园南门路东,有一棵高大的枫扬树。当地老百姓叫火柴树。目测树高约20米,胸围约3米,冠幅25米,主干6米处,分生枝叉3枝,断掉一枝。分支往上再分支若干。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其树英姿勃发,玉树临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物资短缺,为生产火柴,淮北市相关部门在黄里农场种植了一批火柴树苗,后来,附近的农民和农场的工作人员无意间带回几棵小树苗种在现在惠泽公园的山坡上。渐渐都长成大树,据说附近有三四棵,但都因种种原因被人砍伐,目前仅存这一棵。经了解六七位附近住的老人,并经咨询有关专家,现场查看,确定这棵树是枫杨树。枫杨树也可以制作火柴杆。枫杨树在淮北地区实不多见,惠泽公园有这样一棵枫杨树,是一件幸事。

在淮北市相城西城城西巷中部集贤居小区门前,有一棵木瓜树,树高7.5米,胸围1.02米,冠幅:6.9×7米。树主干一部分用水泥固定。部分枝干枯毁,现有四枝生长,长势良好。挂淮北市古木名木保护牌,保护级别一级,树龄约300年。说实话,在市主城区能看见一棵300年 的古树,我感到非常震撼。站在集贤居小区门这棵木瓜树下,我浮想联翩。记得第一次听朋友介绍这棵树时,我是几经周折才找到,看着沧桑的木瓜树,看着“集贤居”三个字,我感觉这棵木瓜树一定有故事。第一次见它,这棵树并不起眼,它不高大,也不秀美。如果不是挂个古树保护的牌子,它在这里像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诸多树中的一棵,没有人会多看它一眼。可它已在这里生长了300多年,人间几多变化,世事变化莫测。春华秋实,风风雨雨。它经历了多少事儿,它为什么会在这里?它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它的主人是谁?它有没有故事?我心中有几多谜团。相继询问了相关专家、住在附近的老人、路人,希望能找到答案。然而,得到的资料少得可怜。我不甘心,一次次去。终于,在一个雨天,在小区门前一超市门口,超市老板见我专注地看树,主动和我搭讪介绍了这棵树的由来。原来,这地方在清朝乾隆年间是一丁姓大户的私宅。这棵木瓜树是当年丁家主人栽种。后来,丁家还出来个武状元。武状元经常在这棵木瓜树旁练武。超市老板指着小区门口左右两块磨得发亮的石块说:这就是当年丁家武状元留下的。一块条石的重量约300斤,条石呈方形,中间有孔,用手抠之,习武之用。我心中大喜。回去后,查了相关史料、志书,没有找到清朝乾隆年间淮北地区有武状元的资料。在后来,我又去看这棵木爪树,竟见到了丁家的后人,人老三代,在这棵树下乘凉。从他们的口述中印证了这棵树的历史,印证了武状元练武的条石。我想:传说也是一种历史,它只是没有被记述到史书中。历史的烟云淹没了多少历史,只有历史知道,只有活了千百年的古树名木知道,你信吗?我信。

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南山村村口处,有一棵唐槐。树高12.5米,胸围2.45米,冠幅11.95。传说这棵槐树是唐人所栽,故称唐槐。“这棵树树龄已有1400多年了,是唐朝种下的,我们都叫它唐槐”。村民王玉灵老人介绍说。放眼望去,这棵高大的槐树郁郁葱葱,枝叶繁盛茂密,树的主干有两人合抱之粗。树干内已空,可容一人钻进。据说它的树根深深扎于石缝中绵延几十米。奇特的是它向四周伸出的枝杈,一边是枯萎,另一边却枝稠叶密,一片葱绿,远远看去,巍然壮观。所以,在村民们眼中,这棵古树很神奇。也正因为如此,村民和游客们会在树枝上系上红丝带,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和祈福。据说,这棵唐槐就是当年南山村迎水寺的遗址。

南山村三面环山,一条小山沟穿村而过。河上有一座双拱石桥,桥南的路边山脚下生长着这棵千年古槐。据说,去迎水寺过桥而上,迎面有两块石碑,一块为“圣旨”,是明朝嘉庆皇帝奖烈女的。另一块是“旌表”,为当时地方官呈奏皇上,要求嘉奖的表奏。再向上去就是迎水寺的庙了,形成了桥上有树,树上有碑,碑上有庙的格局。迎水寺没有寺院,只有一间庙,庙内有神台,但没有供神像,正面是幅彩绘,画的是《禹王锁蛟》,禹王手持索链,将一条口喷水注的蛟龙紧紧锁住。禹王面容坚毅,显示出征服水患的力量和自信。而那条蛟龙还是一幅凶像在顽强挣扎。东西两边的墙上绘制了十幅彩图,内容是民间故事《白蛇传》,色彩鲜明,栩栩如生。东边的山墙上画着一幅在去雾中摇头摆尾的巨龙,口里正喷着水。西边山墙上画的是一只下山猛虎,它怒目张口,啸傲山林。南山村这一带常常山洪暴发,连年水灾,淹没田园。洪水有时冲进下圩村,村民们不得不跑到南山、北山躲避洪水,于是村民集资修了这座庙,以镇水患,这就是迎水寺。

迎水寺虽有庙无院,规模不大,却远近驰名,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逢庙会,十分热闹,各种货物齐全,摊位相连,达数里之长,有时还要请戏班唱戏,戏台下人头攒动,摊位间熙熙攘攘,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而千年槐树,被村民誉为“千年神树”。唐槐是当地人的“许愿树”,在当地人心中就是神的象征,每到逢年过节,许多人慕名而来,在此焚香祈求平安。民间盛传求此树可以得子,便有人来此烧香磕头,若真得了男孩,就会扯红布挂在树上还愿。于是,写有“招财进宝”、“出入平安”、“家和万事兴”等寄语的红布挂满了整个树身,寄托了当地人的美好心愿。南山村这棵唐槐距今已有1400余年,如今依然巍峨挺拔,枝干交错,犹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在村头,给一方百姓带来平安、吉祥、安康。

南山向北走十余里,在石台镇梧北小学院内,有三棵古名树。两棵为女贞树,另一棵是合欢树。两株女贞树相伴而生。大的一株高11.5米,胸围3.2米,冠幅15.8×14.7米,根基上50厘米处分生出6个主干枝,树冠呈圆球形,冠幅离地面仅1米,枝繁叶茂,颇为秀丽。此树下有石碑,碑文清晰可见:朝元寺碑……树木叶茂,为村中父老谈论之所,清季兵焚庙貌倾颓……立碑民国八年。欲知朝元寺,惟有问古贞。据碑文估测和村中长者推算,此树树龄310年,为朝元寺僧人所栽。女贞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古代鲁国一位女子叫“女贞”,她见此树“负霜苍翠,镇柯凌风,而女子慕其名,或树植于云堂,或植于阶庭,以自己的名字赐之”。《千字文》中亦有“女慕贞洁”的语句,意思是女子应该追求正直高洁的品质。李时珍说“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故别名冬青。

另一棵合欢树,树龄110余年,树高14米,胸围2米,冠幅14.3×16.2米。此树主干三米处分出两支干,树冠圆球形,长势正旺,花开时节,十分壮丽。古时,合欢本叫苦情树,无花。传说古代妻子苦等赴考丈夫不归,发下誓言:“如果夫君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欢”。后来,苦情树果真开了花,而且花期很短,只有一天。树上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至此,人们把苦情树改名合欢树。如今,梧北小学校园内的古树下,常有学生读书嬉戏,特别是合欢树开花的季节,古树苍翠欲滴,花香满校园,伴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笑声、风雨声,一年年,光阴荏苒,春华秋实,度过一个个美好时光。

更神奇的是在濉溪县铁佛镇曹楼村有一棵古银杏树,树龄1700年。此树为安徽省名古树,树高32米,胸围630厘米,枝下高2米。据相关专家鉴定,属东汉时期古树,是淮北市古银杏树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一株。据濉溪县志记载,建国初期,在村南一公里许,曹姓祖坟发掘墓碑一块,碑文曰:“公祖居河南,惠王之裔,明初时迁于涣北白果树左,由来九世矣……”可见在当时此株银杏已是相当大树,成为当地地理标志。看着这棵古树,听着她动人的传说。感慨之余,我写了一首诗。

我在银杏树下等你

等你,等你

等你一千年

树叶青了

又黄

黄了,又青

你不来

你不来

你不来……

春华秋实

夏雨冬雪

青山不老

绿水长流

你化成一棵千年银杏

而我成了永不变心的铁佛

香山庙隋槐位于临涣镇沈圩村香山庙院内。《濉溪县志》称为“隋槐”,树龄1400余年。树高9米,胸围430厘米,冠幅11×12米,树干中空,能容双人。支干向西倾斜,现有三根铁柱支撑。那日,和朋友走进香山庙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棵千年的隋槐,由于年代久矣,树已枯死,它的树芯是空的,剖开的树壁如化石干枯碳化,仿佛一个人只剩下一副骨架。就像一位作家感叹:只剩下一张黑皮。

相传三国时期的大将张飞、唐代名将尉迟敬德都曾经在此树挂鞭歇马。曾几何时,古树高大伟岸,造型奇特,粗壮的身躯上布满纵横裂纹,枝繁叶茂,形健体美,给香山庙带来灵气,佑护着周围村民。岁月无情,慢慢地,老树中间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上面的树枝也多如枯柴,那黑色的枝桠伸向四面的天空,仿佛在述说着什么?到了春天,主干的周围些许长出一些嫩枝,翠绿的枝叶把古树衬托得勃勃生机。站在古树前,心中除了震撼就是感叹,震撼老树的生命力,感叹岁月的沧桑。往事越千年。老槐树历经沧桑磨难,多次遭雷电击打,仍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大炼钢铁时,当时老树旁立起炼钢炉,长时间的烟熏火燎,造成老树树干皮焦肉涩,树叶纷落,树渐死朽。幸运的是古槐死后多年又发新芽,同时在树洞中又长出一株柘树,高出树干,被称作槐抱柘,堪称一绝。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此树虽中部已空,但依旧郁郁葱葱,上面挂满了附近村民祈福的红布条。前几年,为保护这棵隋槐不腐,林业部门花重金从外地聘请古树保护专家对隋槐进行了特殊处理。现在,古树虽心已空,树已腐,皮已朽,但周边仍生长出许多新枝,春天一到,老树新枝,仍焕发勃勃生机。或许,正因为这古庙院落的千年隋槐有了这份神秘和沧桑的故事才让人们唏嘘感怀,流连忘返。

2023-01-05 马世界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7170.html 1 3 树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