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

第A01版:

倾心为民筑平安

——我市扎实推进平安淮北建设工作综述

■ 记者 傅天一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2022年,市委政法委紧紧围绕继续保持“皖北地区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统筹协调开展防风险、战疫情、扫黑恶、优治理等各项工作,尽职尽责、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力争继续连创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先后召开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市委平安淮北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等,对高水平推进平安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年度平安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追责清单,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进行分解、逐级抓好落实。

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职责认真组织开展系统平安创建,加强协同配合,突出精准指导,推动形成了“条块结合”的平安建设格局。市委平安办注重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优化考评督导,建立市委平安办领导带队的暗访调研平安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过程管理,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和责任的落实。2022年共开展年度平安建设验收检查1次,组织集中暗访2轮,专项暗访4次。

我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养老涉诈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反诈防诈意识显著增强,养老领域涉稳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全市共打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团伙8个,涉案资金13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破获刑事案件85起,其中侦破积案1起、现案84起,追赃冻结挽损187万元,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人,移送审查起诉4人。

结合我市实施方案,摸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底数,排出工作清单,围绕重点、关口前移、分步实施,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网络、司法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成效,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趋势,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墙”。

继续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小区建设。完善高危人员心理疏导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公共安全领域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寄递物流、危爆物品、安全生产监管,严防发生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责任事故。

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社会治理新格局,建成智慧安防小区等4个管控平台,强化学校周边全时段、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严格落实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整合机关警力常态参与社会面巡逻值守,做到风险防控更及时、维护稳定更高效,有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纵深发展,认真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加快出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重点线索、重点案件、重点问题督办机制,加强提级办案、指定管辖、直查直办等手段运用,全力追捕涉黑涉恶“漏网之鱼”,持续整治“村霸”,坚决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持动态调整、压茬推进,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2022年侦办涉黑恶案件8件、查扣冻资产2.6亿元。累计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37件,二审涉黑恶案件22件,判处253人,涉黑涉恶案件财产累计执行到位2.67亿元。

压茬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攻坚”“亮剑行动”“利剑行动”“团圆关爱”等系列行动,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受理刑事案件2011件,审结1760件,判处1973人。依法惩治严重暴力犯罪,破现发命案6起、命案积案4起,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131件,判处135人,暴力犯罪破案率连续三年100%、发案同比下降27.27%,黄赌警情、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4.13%、 32.6%。全力推进全民反诈、全警反诈,严格执行“十条刚性举措”和六条宣传举措,做强警银、警企快速联动机制。2022年,全市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7.20%;损失金额同比下降67.18%。破现案数同比上升869.23%;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2.23%,实现“两升两降”工作目标。

2023-01-05 傅天一 ——我市扎实推进平安淮北建设工作综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7129.html 1 3 倾心为民筑平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