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6日

第A06版:

当疫情来袭时陶洪忠守住初心——

防控一线担使命

■ 通讯员 范胜明

濉溪县“11·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该县疫情防控一线,有一位时而着红装、时而穿大白、时而通过对讲机指挥队员开展环境消杀的青年人,他就是淮北市祥诺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濉溪县红十字会双堆救援中队的队长陶洪忠。

陶洪忠,1981年1月出生,濉溪县双堆集镇邹圩村人。时间回到11月7日22时10分,陶洪忠刚洗漱好,准备休息,此时手机铃声响起。濉溪县红十字会会长魏鹏告知他,县域内出现疫情,要求他连夜组建好消杀队伍、检修好消杀设备,天亮后到百善镇开展环境消杀。

第二天7时10分,由双堆救援中队12名志愿者组成的环境消杀队伍,在陶洪忠的带领下,开着三辆越野车准时奔赴百善镇。他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配制消杀药液,背上四十多斤重的弥雾机,在随后的十天十夜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走进村庄、农户、集市、学校、企事业单位、值守点、运送人员的车辆上,开展消杀作业。由于疫情严峻、需要消杀的面积大,每天工作长达13个小时以上,有时任务繁重,就会忙到凌晨3时才能休息。

在百善镇,马达的轰鸣、药液的弥漫、贴着红十字会标志的车辆往返于疫区,双堆救援中队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让百善镇的防疫队员尽快学习掌握环境消杀技术,陶洪忠手把手、面对面,毫不保留地传授消杀设备操作技能和消杀作业注意事项,为该镇迅速组建一支环境消杀队伍提供了技术保障。

身在抗疫最前沿,规范穿着防护服是阻挡感染最可靠的屏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切实做好个人防护,陶洪忠要求志愿者们尽量少饮水,如果实在口渴,就湿湿嘴、漱漱口。紧迫而忙碌地工作,超负荷地运转,汗水浸湿了的内衣紧贴在身上,加之一日三餐盒饭,本来就患有慢性胃炎的陶洪忠病情进一步加重,胃疼了忍着,胃里返出的酸水,咬着牙再咽回去。队员们劝他回家看病,养好身体再上阵,他却认为这个时候抗疫前线需要他、环境消杀队伍离不开他。在百善镇的十个日夜里,吃不好、睡不好、加之劳累和胃病,陶洪忠的身体消瘦了7斤多。

11月17日6时,陶洪忠带队返回双堆集镇,在指定的隔离点修整不到3小时,又接到濉溪县红十字会新的指令。通过视频,他还没有和4个月大的女儿亲热够,随即就带队奔赴濉溪县城。在魏鹏会长的调度下,他们先后走进濉溪镇、濉溪开发区、孙疃镇、刘桥镇、南坪镇、双堆集镇,连续10天开展环境消杀作业,热饭吃不上、热汤喝不上,夜里大都是缩卷着身体休息在车里,但他们感觉比躺在席梦思床上睡得还舒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谈到陶洪忠忘我无畏地付出,他自豪地说:“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援志愿者,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使命,践行入会时的初心,奉献自己的爱心,展现新时代志愿者的风采!”

“病毒之外,身体的疲惫是最大的敌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上三四十斤的消杀装备,每天行走4万步以上。由于每天不停地配制消毒水,陶洪忠的双手过敏、红肿发痒、钻心的疼,一场消杀任务下来,都是大汗淋漓、双膝酸软,但他都没当回事。“轻伤不下火线”“我能行,我去消”,这是他和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陶洪忠还说,他和队员们肩背的不是消毒药筒,而是责任和应对疫情勇往直前的态度……

濉溪县红十字会会长魏鹏介绍,双堆救援中队在陶洪忠的带领下,先后历时20多个日夜,共义务出动志愿者240余人次,车辆12台套,消杀疫区环境800余万平方米,总服务时长3120余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出色地完成了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各项防疫消杀任务,赢得了县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乡镇的好评。

近年来,作为基层农村政府及国家应急救援的社会力量,濉溪县红十字会双堆救援中队以安全教育、应急培训、无偿献血、公益救援、救援队组建为己任,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救援事迹不胜枚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陶洪忠和他的队员们,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大军中,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奋战,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从维护检测现场秩序到运送检测物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2022-12-06 当疫情来袭时陶洪忠守住初心——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5409.html 1 3 防控一线担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