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肖干
本报讯 11月1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淮北矿业集团邹庄煤矿职工周杨榜上有名,成为我市第174位“中国好人”。
2013年7月,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改建,把分散掩埋在附近的3000多具烈士遗骨迁移到陵园中。作为资深文史爱好者,周杨应邀参与鉴定和整理烈士遗物,了解到当年战况紧急、记录不完备等原因,一些烈士的身份已无从考证,时间越久远,烈士的信息会越来越模糊,牵挂着他们的直系亲属也会越来越少。为了帮助这些革命先烈与亲人重新“相聚”,他先后收集40余位烈士亲属的线索信息,成功为江苏淮安籍烈士张永和、山东济宁籍烈士王保荣等烈士家属找到亲人埋骨之地。
与此同时,潜心研究红色文化多年的周杨,还用沾满泥土的双脚,探寻淮北这片革命热土的动人故事。
他利用业余时间驱车3万余公里,走访健在的淮海战役亲历者,对周围各文物点,特别是革命历史遗址进行保护性巡查,新发现淮海战役南坪阻击战三官庙战斗遗址、新四军抗大四分校苗庄战斗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址,填补了历史空白。撰写70多篇30余万字的研究文章,并充分利用职工安全培训等机会作党史学习教育报告160余场次,被职工誉为“矿区红色宣讲员”。
近20年来,周杨累计献血1.2万毫升,相当于常人身体血液总量两倍有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曾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典型、“安徽好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