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周亚辉
本报讯 今年以来,杜集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通过实施信用共享、产业共促、人才共育、风险共担等一系列措施,调动农民群众的致富积极性,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3880家农户获评信用户,占比82.6%,A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8家,占比87.3%;39家村集体经济组织获评A级及以上,占比100%。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存续授信10991户6.04亿元,在用信贷款3544户、贷款余额3.25亿元。
打造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示范点。鼓励信用户积极入股、合作经营,探索“银行+保险公司+信用村+合作社”模式,积极对接淮北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向20家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各授信200万元,共计4000万元。强化涉农保险保障,与国元农险、太平财险等签订服务“双引双增”工作方案,提升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水平;3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
推进“劝耕贷”工作有序开展。成立杜集区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党建引领 码上办”金融服务行动,设立“劝耕贷”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实惠。截至10月底,为2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2619万元贷款,用“劝耕贷”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用好财政衔接资金。今年以来,区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278万元,用于石台绿色建材、纵楼活羊交易市场、袁庄村标准化厂房、大棚鲜食葡萄基地、双楼村标准化厂房5个项目,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