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王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日前,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市科创中心开园,开创了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模式,标志着我市人才工作迈上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新赛道。
近日,记者走进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产业园办公区内,只见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开园后的产业园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联动、带动作用,实现人力资源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科长范猛告诉记者:“产业园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建设智慧就业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开放共享和个性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服务的能力,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科学决策。”
据了解,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0家,从业人员达900人,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市第一家挂牌成立、开园运营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完善创新型的产业政策体系,吸引优质龙头服务机构入驻,努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产业集聚效应的人力资源服务集成新高地。”范猛说。
产业园采取高质量建设路径,实现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一体化,经济、人才、效益三位一体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智能化招聘服务大厅(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协会集聚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成果展示区等五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全人才产业链。产业园共设有10多个公共服务窗口,及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配套服务、档案管理服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人才引进服务等全方位一站式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与市传媒中心联手打造的融媒体互动招聘节目“架职连城”在园区开播,鲜活生动的节目形式,深受招聘企业和广大求职者的好评。园内人力资源市场积极与辖区企业建立联系,掌握用工需求,发挥行业集聚优势,广泛搜集岗位信息,经常开展“2+n招聘会”、“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会”、“荣耀归皖·就业起航”等“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劳动者沟通桥梁,加强人岗匹配,提供精准服务。
为促进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我市在聚焦房租补贴、税费奖励、引才奖励等方面,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此外,产业园坚持“面向高端、错位发展”的原则,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及发展需求,大力引进知名服务机构,并注重吸纳人力资源不同服务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目前,产业园已入驻包含了人力资源招聘、就业指导、人才测评、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等15家多类型业态的服务机构。
“下一步,产业园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立足全市‘五群十链’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完善创新型的产业政策体系,吸引优质龙头服务机构入驻,围绕龙头服务机构打造产业生态,配套以高品质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产业集聚效应的人力资源服务集成‘新高地’,助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范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