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2年11月09日

第A01版: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市人社局强保障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王辉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翻开淮北发展十年答卷,人社篇章妙笔生花,写满精彩。

十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民生底线,增强群众美好生活获得感,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年来,市人社部门始终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12年至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71万人,年均增加4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1万人,失业水平保持低位。我市2021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1.2%提升到2021年的38.6%;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精心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毕业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

市人社局还搭建了创业服务新平台,实施“创业领航工程”和“创业江淮”“创翼起飞 梦圆淮北”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创业培训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十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6亿元。为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今年9月,淮北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就业有饭碗之喻,是民生之本。同样,社会保障也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这十年,我市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建成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统筹,实现上下级信息系统对接和互联互通。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36.02万人增加到58.1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24.68万人增加到27.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29.81万人增加到34.21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3.16万人增加到46.0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5.26万人增加到26.24万人。2012年以来,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幅达130.9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幅达145.45%;失业人员失业金增幅达159.62%;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均增幅分别达102.8%、153.6%、116.6%;医保个人报销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元提高到113万元。

十年来,这每一项措施,都浸润着民生温度;每一个数据,都考量着百姓幸福尺度。

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幅幅民生愿景变成实景。这十年,我市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更是不断提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出了“综合柜员制”,实现“一窗式办理”;打通数据“壁垒”,推行“网上办”“手机办”“就近办”“即时办”“免审即享”“即申即享”,社会保障服务事项实现提速办、打包办、简便办……这些举措无不体现出实实在在的民生付出,绘就人民生活“幸福景”。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回望人社事业这十年,从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端稳就业饭碗,为技术工人擦亮“面子”、充实“里子”,到帮助就业人员撑好权益保障伞,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失业保险应保尽保等,市人社部门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紧盯各类人群所急所忧、所需所盼,推出好用管用的实招硬招,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11-09 朱冬 ——市人社局强保障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3926.html 1 3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