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傅天一
实习生 王婷 程雨佳 强曼琳
本报讯 近年来,淮北银保监局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主动推进保险助企惠民,不断增强保险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续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我市保险保费收入34.62亿元,同比增长3.45%。
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新保障。开展“保险护农”行动,指导保险机构深入到村,开展实地抽验,走访农户,对接业务需求。指导保险机构建立镇级“三农”保险服务站65个,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850个,打造孙疃“三农”服务点成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标准化“三农”服务点之一。推动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县域全覆盖,指导组织5家农险机构组建共保体,参与特色农险承保。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基本政策不断档,推动地方财政继续为困难户给予特惠农险扶持政策,推动“防贫保”在淮北落地实施。
支持市场主体展现新担当。支持重点领域保险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开展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知识产权等科技保险,共计为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0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63.42亿元。发挥保险增信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指导保险机构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量身定制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与银行合作,开展保单增信业务,目前已为718名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提供保单增信融资9640.4万元。发挥保险替代功能,指导开展农民工工资保证保险业务,累计为68家施工企业置换风险保证金5703.33万元,有效缓解施工企业资金占用压力。
以人民为中心展现服务新形象。聚焦新市民、“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开展保险服务。推动涉老适老保险创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累计为0.53万人提供风险保障0.62亿元;鼓励保险机构扩大中小学生平安保险、校方责任险等保险保障范围,将新冠肺炎等纳入保障范围,今年累计为5.38万学龄儿童提供68.49亿元风险保障,切实为学龄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突出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难点堵点卡点问题。设立“一平方”理赔直付窗口。选定淮北市人民医院试点设立“一平方”商保理赔直付窗口,实现理赔“即时办”,已累计赔付187件、理赔金额69.65万元。指导设立全省首家民办银行业保险业同理消保中心,开展保险十大暖心理赔案例暨践行社会责任发布会等活动,开展常态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不断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深化保险改革取得新进展。截至9月末,淮北地区商业车险单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近24%,商业三者险平均保额提高至194万元,车险综合成本率89.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4个百分点,累计为全市消费者减费让利超2亿元,初步实现“降价、增保、提质”目标。推进绿色保险改革发展,在全省率先印发《加快绿色保险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监管引领、主要任务、统筹协调等12项改革举措,推进绿色保险转型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保险服务能力提升,从简单的“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险中”响应转变,实施社会风险减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