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11月03日

第A08版:

机电“保姆”

——记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电副矿长高广

■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李继峰

“我就是煤矿的机电‘保姆’,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我的身影。”日前,聊起自己从事煤矿电气维修工作20多年的工作,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电副矿长高广的笑容如春风拂面,眼底是抑制不住的欢喜。

1998年,高广进入三十工程处从事煤矿机电维修。“干就要干好,争就争一流”,这句话成为他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

“机电维修非常危险,既有交流6000V强电,又有直流24V弱电,一旦疏忽大意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谨慎、仔细。”高广说起了一件工作中的往事,2004年夏天,他在一次维修中遭遇460V电源相间短路事故,电容瞬间被击穿,两只火球从电气柜电源开关处蹦出,整个电气房被照得通明。

那次“惊魂一刻”过后,高广手绘了200多张设备原理图,把负责的每一个设备的零部件品牌、数量、功能和安装位置都深深刻进脑海里,这也为他日后准确判断并处理设备故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阴湾煤矿托管后,高广成为煤矿机电“一把手”。做为机电管理专家,他推行机电设备“4S”管理,实行“包机”责任制,采取主要设备定专人包干、一般设备划片包干的办法,使每台设备管理、维护、操作三个层次责任都得到有效落实,并采用按月评定考核奖惩、影响生产赔偿损失、设备事故“四不放过”追究责任的办法,形成了从设备计划购置、租赁计费、预检维护、操作使用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杜绝机电设备责任事故、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台阶、实现安全“四零”目标的良好效果。

阴湾煤矿五二采区大采高综采面投入使用,主开关的分离器是国外进口设备,由于主板损坏导致无法使用。众多维修技术专家面对这台进口设备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而更换整套分离器,要20多万元。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高广带领班组技术人员不断学习钻研,连续两个半月加班到深夜,经常吃睡就在现场。他重新设计了线路板,自己买来元器件进行焊接,最终再造了一个新主板,花费材料费不到2000元,就让“趴窝”的设备恢复了生产。

虽是机电矿长,高广始终将自己当成普通的电机工。每天背着工具包,和员工一道,一手油一身汗地干在现场。

高广常说,机电工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抢修”:平时你多观察、勤保养,有苗头早解决,设备运行时就不会出故障。他按照这一理念管理这些设备,两年来,煤矿没有一台设备在运行时出故障,创造了一个奇迹。

近三年来,高广先后主持并参与大型设备技术改造30项,取得创新成果奖励21项,国家专利2项,累计节约维修费用210万元。其中,他主持研发的“大块煤破碎机器人”可节省8名操作司机的人力,参与攻关的“机器臂清扫系统”,减少11个工作岗位,这些在全国煤炭系统均属首创。

“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2021年,“高广创新工作室”成立,高广带领团队成员先后为液压控制、电机维修、PLC和变频器调试等专业人员举办相关实训50余期,培训人员1800余人次,累计培养岗位技术能手32名,首席技工等高端技能人才26名,带领团队发明创新113项。

2022-11-03 徐志勤 ——记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电副矿长高广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3716.html 1 3 机电“保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