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露 通讯员 杜磊
切割、串焊、叠焊……经过多个流水线工序的生产加工后,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包装完成后交付客商。10月2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烈山经济开发区内的安徽国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加工机器在工人的操作下繁忙运转,努力完成源源不断的订单。
“HJT电池就是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由非晶硅、微晶薄膜材料和晶体硅材料组合形成,属于N型电池中的一种。异质结电池结合了晶体硅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优点,具有优异的光吸收和钝化性能,是当前太阳能行业提高转换率和功率输出到最高水平的最具竞争力的高性价比电池技术,也代表着新一代电池平台技术的发展方向。”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伟谈到公司产品优势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时如是说,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是度电成本的下降,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还能驱动成本下降,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技术PERC需要10道工序,而HJT技术只有四道工序,为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薄膜制备和丝网印刷。
落户烈山区的安徽国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第三代光伏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产能规模为5GW,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税收3亿元,实现1200余人就业。“目前的一期2GW项目一旦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40亿元,税收可达1.2亿元。”庞伟介绍,公司6月份第一条生产线开始进入正式投产阶段,八月份第二条生产线也顺利投产。截止到10月初,公司产值已经达到3.2亿元左右。
“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公司的订单始终处于持续饱和的状态,预计四季度产值可以达到4.5亿元。为了符合整体订单需求量,公司计划在四季度同步增加两条生产线。预计到今年年底的话,整体产能可以达到2GW,计划年产值可以达到40亿元左右,税收达到1.2亿元。整体看,可以解决1000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庞伟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升HJT工艺的转换效率,公司还将加大对HJT叠层技术的研究。叠层工艺通过将可吸收不同波长太阳光的材料电池叠合,从而拓宽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谱的能量吸收范围,大幅提高转换效率。
光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光伏+”的新型应用理念已逐步推广。“公司为了进一步延深光伏的应用场景,加强与日常消费领域的深化结合,正在加强对新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充分利用N型薄硅片的折弯性,研发轻质柔性光伏产品,如太阳能背包、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设备、太阳能座椅、太阳能帐篷等。”庞伟说,未来公司产品会实现光伏产品工业制成品到快消品的角色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