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酸用的其实不是“棉签”!
自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核酸检测就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核酸筛查做了很多次,但是你知道吗,一根根探入口腔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棉签”哦!
严格来说,这貌似棉签状的物品叫做“核酸采样拭子”,其顶端是植绒拭子。采样时,垂直均匀分布在其上的上百万个微小的纤维如同牙刷一般,刷取我们口腔里的咽后壁上的少量细胞。完成这一步骤后,采样拭子会被放到专用采样管里去,再被送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测。
核酸拭子是拭子大部队中的一员。
早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核酸拭子出现之前,拭子就早已根据用料和用途分化出不同类型。拭子的外表相似,状若棉签,不同材质的吸附性材料(如脱脂棉、涤纶、尼龙等)被固定在细棍一端。拭子在医疗、防疫、法医等领域都有所用处,实现着收集、去除、涂抹功能。
棉质拭子是拭子家族中使用时长最久、用途最广的一类,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核酸采样拭子是由聚酯或尼龙纤维制成的植绒拭子,属于医疗器械,其主要用途是收集人体口腔后壁细胞的样本,用以核酸分析。
为什么核酸检测不采用棉质拭子?
每一种不同材料的拭子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新冠病毒检测而言,拥有最佳“吸附”性的拭子是首选。相较于棉质拭子,尼龙材质制成的拭子的优势更明显。有研究表明尼龙拭子的“吸附”效率比其他拭子高20%~60%。背后的奥妙在于尼龙纤维制成的棉签采用了植绒技术,这使得纤维更加整齐,吸附性也更强。
此外,尼龙植绒拭子的“采集”时间短,仅需3秒-11秒即可吸收采集样品。棉质拭子就是拖后腿的“差生”了,一次取样时间长达15秒-120秒。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使用棉质拭子的缺陷很明显,即效率低,采样时间长。
采集功能强大的尼龙植绒拭子之所以能在众多拭子中脱颖而出,还有一大原因就是——释放力强。采样后要最终实现新冠病毒的检测,对病原体“释放”方面的能力还是有要求的。尼龙植绒拭子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首先使用它,采样区域内无吸收孔,采样样本不会分散滞留在纤维之中,有利于更快更高地洗脱释放,而且在释放过程中不受试剂稀释浓度的影响,释放结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