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胡晓雪
实习生 陈汀芷
本报讯 “这些年,我们村路宽了、环境整洁了、身边亮堂了,更重要的是,吵架拌嘴的少了,互敬互爱的多了,邻里乡亲们关系更好了。”谈起渠沟镇徐集村的变化,村民们连连称赞。
近年来,徐集村通过创建全国文明村,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一股重情轻礼的淳朴民风正扑面而来。
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正面舆论导向。徐集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教育实践活动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美家美院示范户”“好婆婆 好媳妇 好妯娌”评选表彰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实施美德积分兑换管理办法,对评选的各类优秀先进典型,按照评选级别给予相应积分,按积分兑换物品,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拓展活动平台,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徐集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徐度乐事迹馆、徐集民俗馆、文化墙等阵地,广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讲、倡议书宣读等活动12场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崇俭尚德、文明新风的宣传频率,印发群众看得懂、易接受的《移风易俗倡议书》2000余份,组织村“两委”人员、网格员深入每家每户走访的同时,加大乡村文明行动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让群众“出门受教育,文明带回家”。
利用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徐集村大力推广红白理事会,推选和吸收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在村内有影响力并热心此项工作的党员、群众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做到有组织、有章程、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有村民办理红白事,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对规模、饭菜标准进行宣传,坚决破除陈规陋习,遏制大操大办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