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杨光 杨晓华
濉溪县韩村镇大殷村紧邻淮北煤化工基地,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大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深入煤化工基地调查摸底,发现基地缺乏配套包装企业。针对这一情况,村党总支与合作社认真分析论证,综合各方因素,有目标地分赴多地考察包装材料项目,同时进一步对村周边农业经济组织、农户、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明确包装项目在大殷村落地的科学性。今年2月,总投资4000万元的包装项目在大殷村启动,目前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在带动近80名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到2022年底,大殷村集体经济将超100万元。
大殷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只是我市“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1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认定第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市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改革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有效推进,并取得成效。
早在去年初,我市就筛选4个村先试先行,2021年底在试点村所在的镇整镇推进,重点打造树立样板;2022年4月开始在全市全面推行,分类确定重点村54个、持续推进村74个、一般村67个,逐步形成重点村先行、持续推进村跟进、一般村复制推广的梯队发展模式,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发展成效。我市今年任务为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村达到30%以上,且重点村全部完成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构建、注册、挂牌工作。目前,已成立党支部引领合作社57个,其中重点村成立合作社41个。
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将各项支农、惠农、助农政策向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的村倾斜,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整合资金、盘活资源,形成资金资源叠加效应,激活合作社发展动力。出台《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扶持政策(暂行)》,整合组织、农业农村、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资源,制定12条扶持政策,将各项支农、惠农、助农政策向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村倾斜。实施“双引双增”行动,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融合发展,对被评为信用主体的合作社增信50余万元、用信200余万元、授信期限最长可达3年,同时享受贷款额度、利率等优惠,有效解决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印发《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市示范家庭农场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通知》,明确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评选。
与此同时,我市从市财政局等集体经济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农业农村组、财政扶持组等8个专家服务团,在基层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培育新型农民。
借助中央、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对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理事长等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提高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将驻村工作队所在的村全部确定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重点村,充分发挥选派干部专业、技术、人脉、资源等优势,将39名驻村干部培养为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的“经理人”,与村党组织携手共进、形成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我市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述职重要内容,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纳入镇域经济发展规划,与镇域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给予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资金奖励。我市还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集中开会”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细化各级任务,推动工作有序落实。我市已举办两期12场次分片区的培训会、座谈会,就合作社章程设置、村社账务分设、风险防控等政策业务,与镇干部及扩面重点村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面对面”进行培训辅导。
截至8月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46.78万元,同比增长42.86%;50万元以上的村24个,同比增长41.18%。2022年度56个扶持村共计划实施扶持项目43个,其中已完工7个,在建30个,村集体已从项目中获益4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