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A03版:

咱村就这“一块”田

■ 记者 黄顺 王陈陈

金秋九月,丰收的季节。在国家级制种大县濉溪县的五沟镇庙前村,万亩良田一派好“丰”景。远处,“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宣传牌稳稳立于田间。

“咱村就这一块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锋说的这块田可不是你想象的那块田。这块田是由全村6524块平均面积不足2亩的“巴掌田”整合而成的1万亩高标准农田。

2021年4月,我市以庙前村为试点,通过村民互换并块,将各家农户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再结合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提高亩均收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仅一年多,庙前村这个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就变成了富裕村。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6.5万元,同比增长17.4倍。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百万元。

今年6月21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对我市探索“一村一块田”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典型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并作出“在全省认真加以总结推广”的批示。

整合:“一户多块田”变“一村一块田”

农村土地细碎分散是历史形成的普遍现象。在庙前村,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1万亩耕地按照地力差异搭配分配,每户平均耕种7块“细碎田”,最多的一户有12块小田。

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大豆和高粱,村民邵礼节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可并地前一到农忙季节,“老把式”也犯愁,自家有10亩耕地,分散在4个地块,除草、施肥、打药,不论什么活都要劳神费力,收获时联合收割机都没法下地。对外租,也没人要。村里要并地,他是第一批签字同意的。

土地碎片化带来耕地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再加上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年人无力耕种,且多年来相邻地沟界划分时有纠纷。改革势在必行!

庙前村有21个村民小组、1370户、5946人。一开始,同意改革的声音并不响亮,尤其是以前在分地时多占或后期通过开荒土地面积增加的农户都持反对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市、县、镇党委提出“南有桐城六尺巷,北有濉溪一块田”,支持村委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村民的事村民自己解决。

张锋至今记得去年4月的那个晚上,第一次动员会开到深夜。党小组长、村民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员组建21个工作组,每名成员都肩负重任。

村民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并”“怎么并”“并后能得到什么”,各工作组要包组包户、挨家挨户讲清楚,同时统计核实承包土地确权信息、种植现状,听取大家意愿。

当晚坐镇的还有五位历任村书记:邵礼明、任士好、邵思仁、郭学明、邵本发。“是不是联想到40多年前小岗村的那个夜晚。”在张锋看来,与小岗村“大包干”改革一样,“一村一块田”也是一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改革。

一个多月后,85%的村民签字同意按了指印,村“两委”改革的信心更加坚定。可仍有15%的人持保留意见,问题在哪?

“并地”意味着重新丈量耕地,许多事情需要厘清:无人问津的沟塘开荒复垦,咋认可?五保户的田地翻倍计算,为其养老送终者有土地继承权吗?1994年土地确权时只有一个女儿,但分地期间又生了二胎,还享受农村户口独生子女双份地政策吗……

白天走访相关部门、接访村民,晚上通报进度、讨论解决方案……接连两个月的晚上,那间会议室里的灯经常亮到后半夜。临近天明,大伙紧一紧外套,倚墙眯瞪一会儿。

2021年7月,终于集齐1370个鲜红指印!庙前村全体村民同意将“零散地”聚成“大块地”。

村民手中的田,依据1994年全国第二次土地确权的地亩数,从地理空间变成账本上的数字,庙前村“全村一块田、到册不到户”的“数字田地”并地模式目前正在濉溪县各镇推广。

提升:“低效田”变“高产田”

虽说现在不种地了,但76岁的庙前村村民邵思仁还是喜欢去地里溜达一圈,瞅瞅田里自动喷灌的新设备,天上能灭虫害的小飞机,还有神秘的小型气象站和土壤墒情仪。

“老辈人做梦也想不到!不用下地,屋里头看看卫星传来啥数据,就知道哪块麦苗长得好,哪块地里缺水。”邵思仁感到新奇又欢喜。

“这块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五沟镇党委书记王培刚告诉记者,“一村一块田”打破土地等级壁垒,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但不能为整合而并地,只有“低效田”变“高产田”,才能为下一步集约化经营打好基础,让农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好种田、种好田、种田好”。

2021年7月,刚刚顺利完成并地的庙前村毫无争议地拿下2021年全省唯一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建设项目。借助化零为整优势,村委会与农户签订流转协议,“一村一块田”成为十分关键的加分项。

按照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建设要求,中科大数字农业研究中心专家精心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建设管理。

市、县、镇三级政府推动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等资源要素向示范区集聚,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8700余万元。

基础建设拉开序幕,这时难题又来了。除了养殖场等地面附属物,皖北地区老旧坟墓占用耕地多,庙前村就有1800余座。“迁祖坟,那怎么行?”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村“两委”站了出来。结合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村里采取“群众选墓地、政府出资建”的方式,投入230万元建成6个微型公墓并发放迁坟补贴。

2021年11月6日,张锋带头将自家大田里的5个祖坟迁到公墓。村干部张开志、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张建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永彬紧随其后。

仅一个月时间,完成迁坟。每个养殖场也拿到2万元搬迁补助迁到集中养殖区。

接下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区域农田生态循环水网、农田智慧种植平台……一系列举措提高耕地质量、耕种水平,智慧田管提速又提质。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园有模有样!

整治后,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公斤增加5克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当年亩均粮食产能达650多公斤、增加30%。

“这耕地提高啥等级,老少爷们搞不清,但变化都看在眼里。”张锋说,以前村里土地贫瘠、地洼积水、抗风险能力弱,自然灾害减产在30%到40%,“每年秋季挖沟排水、午季收麦再把挖开的沟垫起来,来回折腾好几万块。”

高产田带来的收益,村民李丙书有自己的算法,“上一季小麦亩产600公斤,按每公斤3.04元粮食价格计算,14.75万公斤小麦共44.84万元,刨除成本,净赚10多万。这不,玉米、高粱收获后还能有一笔收入。”李丙书的脸上乐开了花。

盘活:“薄弱村”变“富裕村”

9月26日下午,庙前村村部大道两侧,7500亩玉米地编织的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觅食的飞鸟在1000亩高粱地里时起时落。

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濉溪技术服务中心的农艺师时强强正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玉米长势,“整体无异常,国庆节前后可以收割。”

村民邵礼节告诉记者:“现在多省心啊,我流转出去,一亩地1000块钱,10亩地净落1万块。村里聘我做水管员、卫生协管,又能收入2万多块钱。”

2021年9月25日,通过招商引资,庙前村将1万亩高标准农田二次流转给央企——中国中化旗下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每年每亩租金1000元全部返给农户。村民仅地租一项,每年亩均增收400元以上,全村每年增收达475万元。

依托专业公司成熟的市场资源、先进的种植技术等优势,庙前村示范田实施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解决农户分散经营等问题,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时强强打趣说,他们精心“伺候”着这片土地一年了,“成绩”还不错。据了解,仅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技术,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我们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种粮大户组成产业联合体,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打通农业全产业链。”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濉溪区域中心经理周海庭说,“依托濉溪县国家级制种大县优势,我们坚持良田粮用,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优质原粮生产基地。”

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投入、智能作业,加上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农事服务,庙前村彻底告别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局面。

今年我省选择21个产粮大县开展“大托管”示范,濉溪县就是其中之一。张锋再一次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会给庙前村带来更大变化。夏收时节,张锋代表全体村民在合同上果断签字,把村里50万公斤小麦良种交给濉溪县五铺农场托管。下一步,村里计划将“大托管”与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但每一次改革,我们都尊重农民意愿,村里从未制定什么规定去强压。”张锋告诉记者,中央一号文件说得很清楚,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就是我们改革的底线和底气!”

在市委政研室主任王超看来,“一村一块田”改革是广大农民在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上寻求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据了解,我市已将深化“小田并大田”改革纳入 “三农”工作重点,写入市委一号文件、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村一块田”带来的不仅于此。释放出的劳动力复垦废塘弃坑,开办麻油厂、发展稻虾养殖、种植高油酸花生……多种产业齐头并进、风生水起。2021年庙前村集体固定资产420万元、经营性资产950万元。

村里拿出资金,整修道路、加装路灯、美化乡村,“脏乱差”变“绿净美”,“矛盾村”变“和谐村”。

富民强村梦已圆,乡村振兴正当时!

2022-09-28 黄顺 王陈陈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0735.html 1 3 咱村就这“一块”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