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

第A04版:

淮北市工业经济 十年发展行稳致远

市经信局局长 王全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迎来从“一煤独大”到“五群十链”的产业蝶变,交出了结构向优、趋势向上、发展向好的新发展格局淮北答卷。

这十年,工业经济砥砺奋进。行稳才能致远,稳增长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在煤炭资源枯竭、加速去产能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2.8亿元,较2012年的75.2亿元增长76.6%。十年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1%。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9.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2.1个百分点。

这十年,优势产业能级提升。产业兴则经济兴。我们按照“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路径,坚持龙头+配套,群链长带头、专班推进,以链促群、强基兴业,重点聚焦提升先进高分子材料等10条产业链,培育壮大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等5个产业集群。2021年,“五群”“十链”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的63%和53.9%,智能制造装备、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链从无到有,初具规模。淮北市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基地、淮北市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成功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这十年,优质企业梯队引育。产业转型的主体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我们落实落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25条”、市委“30条”等政策措施,民营企业数量提升至4.8万户,较2012年增长6.1倍。遵循“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五企共育”规律,围绕链条招企业、专精特新强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9家。坚持梯次培育,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2021年,10家百亿培育企业累计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5.3%,全市前30强企业累计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54.3%。

这十年,守正出新低碳转型。创新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我们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圆满完成去产能任务。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首次评价,依法依规推动土地、资本、政策向优质企业、产业、园区“三集中”。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坚持“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十年来累计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8家,新增省级“三首”产品21个、“安徽工业精品”35个,陶铝新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产品25个,省级绿色工厂15家。

这十年,数字赋能拓展空间。我们抢抓机遇、换道超车,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改造,每年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60项以上,成功培育省级智能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27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绿色化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制定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支持政策,累计建设5G基站1938个,实现城区、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企业上云、工业互联、智改数转,累计实施18个5G典型应用场景,淮北矿业、华润金蟾、华孚时尚3家企业的智能制造应用项目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

十年春华秋实,归根结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立足新起点,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拉高标杆、奋起直追,“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加快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3221”行动计划,通过5年努力,力争“五群十链”现代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制造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奋力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

2022-09-23 王全军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0427.html 1 3 淮北市工业经济 十年发展行稳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