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本报讯 今年以来,濉溪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要求,紧抓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宜居化目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濉溪县按照“早谋划、早设计、早施工、早见效”思路开展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竣工验收制、审计决算制、建后管护制,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取得了较好效益。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全面配套,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平均亩产增收50公斤以上,成为全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实现了“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目标。
为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濉溪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工程技术人员实行包工程、包项目制度,做到任务、责任到人。督查调度经常化,成立督查组,由县农发中心和工程监理人员、第三方检测人员组成,每周到项目工地开展一次督查,找问题、查原因,打紧板、促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质量、进度问题,及时由监理单位下发整改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把整改情况进行反馈。开展“找差距、补短板、争上游”攻坚月活动,结合项目实际,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组织开展“百日会战”攻坚月活动,通过活动加快工程施工速度,提高工程实施效率,确保高标准农田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濉溪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科学研究、精心谋划,为解决“细碎化”小田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难题,在濉溪县庙前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平台,整合相关涉农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发展,试点推行“一村一块田”改革,将6524块平均面积不足2亩的“巴掌田”整合成1块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网。并指导该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230亩绿色生态稻虾养殖、50亩高标准果蔬大棚以及180亩优质水产品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围绕庙前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共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900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模式,指导该村与中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物联网,打造数字田块和智慧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共享共赢,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初具规模。目前,示范区实现耕地面积、质量、等级“三提升”;实现农业产量、质量、效益“三增长”,实现农民、村集体、企业“三共赢”;实现基层党组织、美丽乡村、乡村文明“三加强”,计划用2至3年时间,将示范区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板区。
截至目前,濉溪县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涉及10个镇,23个行政村,已完成总投资额46672.0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571.93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15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625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6405.1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