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

第A07版:

把全庄的土地种成“一块田”

——双堆集镇施刘村许庄“一庄一块田”改革落地

■ 记者 吴永生 王晨

通讯员 范胜明 摄影报道

7月29日一早,在濉溪县双堆集镇施刘村许庄千余亩农作物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展翅飞翔,随着螺旋桨的转动,白色的药雾从机身下的喷淋头均匀地喷洒而下。

“针对近期高温多雨天气较多,农田杂草生长快、病虫害繁殖快等特点,通过农机具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濉溪县双堆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立超对记者说。因无需区分地边地界和农作物种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而这得益于“一庄一块田”改革的落地。

双堆集镇施刘村许庄有农户58户,300多名村民,耕地面积1417亩。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庄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增多,种粮比较效益大幅度下降。此外,制约土地产出效益、种粮产出效益、农业产生效益的因素,最为突出的是农民承包土地的严重碎片化。为解决农地碎片化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许庄在实施“一户一块田”改革中,大胆探索推行“一庄一块田”,取得意想不到的综合效益。

今年1月26日,施刘村召开实施“一户一块田”动员会,该村各自然庄的村民代表、老干部、老党员参会。会后的当晚,许庄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纷纷入户,召集在家的群众聚在一起,传达村“一户一块田”动员会精神,共同商讨许庄实施“一户一块田”工作。了解镇村会议精神后,村民陶强在发言中提出一个大胆想法,建议以许庄自然庄为单位,成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庄每家每户的土地全部入股,实施“一庄一块田”,由合作社统一托管,提高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耕、种、管、收效率。此建议一出,当即赢得与会群众的赞同,特别是许立超、许立新、于治国、许立军、许立备等村民认为方法可行,当时就表达加入合作社的意愿。

2月25日,经过一周的商榷、筹备,濉溪县双堆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施刘村离任的村党总支书记、许庄老党员许立超被推选为理事长。随后,通过对各家各户的土地丈量,58户村民代表将1417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规定每亩土地保底分红为1000元,然后每年核算一次收益情况,去除种子、农药、化肥、机械、工资、固定资产投入和贷款利息等费用开支,剩余收入按入股的地亩数进行再分红。同时采取自愿方式,从部分合作社成员中筹集55万元资金,整合4台大型拖拉机、5台联合收割机和1架植保无人机,用于合作社农业生产,规定农业生产机械作业与人捆绑在一起,燃油由合作社统一购置,规定一般劳动强度每人每天支付报酬60元,中等劳动强度每人每天支付报酬120元,高强度劳动每人每天支付报酬200元。

在合作社办公室,许立超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农业生产“大托管”合同文本显示,作为甲方的施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许庄1417亩土地全部托管给乙方双堆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其整合成一块大田进行规模化经营,还附着经过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后,征得按有58户村民代表红手印及每户具体地亩面积的同意书。

现在,许庄往年大大小小几百个田块全部并成一块地,呈现在眼前的是方方正正的1400多亩大地块,群众的土地只体现在入股丈量的一串数字中。户与户之间的地垄沟不见了,不合理的田间生产路被复耕了,不能种植农作物的低洼地和小沟被填平了,如此又新增34亩耕地,总地亩数达到1451亩。其中,新增的耕地每年可为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4.5万元以上。

在今年夏种中,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大限度提高农田种植效益出发,将1400多亩土地实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利用两种作物高矮搭配、边行优势的互补效应,在玉米产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每亩还将多收100多公斤大豆。同时,还可享受每亩300元补贴,更好地响应了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号召。除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增产增收目标,加上国家补贴,许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秋粮纯收入有望超过50万元。

双堆集镇施刘村党总支书记任艳告诉记者,通过村民自发改革,在没有引入外来企业的情况下,许庄人依靠自己把全庄的土地种成了“一块田”,引起濉溪县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视支持。目前,县农业农村部门已组织农业专家实地考察,拟争取高标准农田提升治理项目,对许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该项目如能实施,将在提升农田等级、提高农民利益的同时,有效确保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提高现有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普及水平。

“一庄一块田”实施后,许庄村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后,绝大部分村民从承包土地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他们在拿着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放心地走出去务工、经商、创业,拿到“双薪”。许庄37岁的村民于志东,在浙江瑞安一家机械厂务工十余年,谈起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好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3口人6亩地,靠种地满打满算每年纯收入不超过5000元。土地入股以后,每年夏秋两季约一个月的收割、耕地、播种等农活时间,就不用再回家了。这样一来,一个月五六千元的务工收入就不会少拿。

据统计,像于志东一样,许庄有近百名劳动力常年在外,土地入股后省去了往返家中的农忙时间,做到更加安心务工挣钱。

许立超表示,许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稳定经营之后,将根据运营情况,计划开办“老年公益食堂”。在去除分红和生产成本之后,为本庄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用餐服务,将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无人照料的社会难题,以此凝聚人心,彰显合作社“大家庭”的温暖和担当。

双堆集镇党委书记西凤告诉记者,下一步,双堆集镇将推广完善许庄“一庄一块田”经验做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将这一改革成效进一步放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记者手记:

许庄“一庄一块田”是解决农业支柱产业培植难,农业产业化推进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创新举措。打破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土地合理流转的新路子,在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入,并把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2022-08-02 吴永生 王晨 ——双堆集镇施刘村许庄“一庄一块田”改革落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6844.html 1 3 把全庄的土地种成“一块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