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6月16日

第A01版:

党建聚合力 致富好“钱”景

——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壮大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 记者 闫肃 通讯员 夏显标

6月初的一天,在王堰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内,三名社员正在为蜗牛投放食物。随着洒水设备喷洒,一只只色泽如同白玉的蜗牛从壳中爬出,悠闲地开始进食。

如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治理效能,对王堰村而言,是一道发展的“必答题”。

去年5月,王堰村党总支牵头,在争取淮北市和濉溪县50万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动员60户村民出资43.4万元入股,58户以210亩土地入股,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营白玉蜗牛养殖、大棚蔬菜种植以及规模化农业。

养殖合作社社员许万芬说,去年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按照自愿入社原则,她投资一万元成为股东,入股的村民在获得股权收益的同时,还可就近务工,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

在党支部带领下,白玉蜗牛由原来的3万只发展到现在的300万只。4月份以来,合作社已出售了4批白玉蜗牛,最近合作社又有500余公斤白玉蜗牛远销四川。对于合作社发展,许万芬表示看到了希望。

该村成立合作社以来,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大家献计献策,劲往一处使。有多年种植西瓜经验的老党员王修彬站了出来,他一边以社员身份参与西瓜管理,一边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西瓜基地的技术顾问。他表示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王堰村发展得更好,大家日子过得更好、腰包更鼓。

“在王堰村,以现金入股,或以土地资源入股成为股东的共有118户。”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兰云告诉记者,党支部成立合作社以来得到了村里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统一质量标准,形成品牌,把产业做大做强,探索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属于王堰村自己的品牌。

党建强,人心聚,乡村兴,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姓党、姓公,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利益。刘桥镇王堰村在落实“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改革任务中,坚持党建引领,抓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努力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发展的新动力,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2022-06-16 闫肃 ——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壮大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4034.html 1 3 党建聚合力 致富好“钱”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