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6月09日

第A08版:

杜集区11.56万亩小麦收割完毕

筑牢禁烧“防火墙” 努力实现“零火点”

■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柳兆明

本报讯 6月6日,杜集区11.56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同时,今年夏收期间,全区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实现了“零火点”目标。

6月初,杜集区开启大面积小麦收割模式,当地各级部门在做好午收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实现“零火点”为目标,全面落实“全域、全时段、全面”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实现全区农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绿水青山。

麦浪翻滚,机声隆隆。6月1日一大早,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就开进了杜集区的田间地头,穿梭在广袤的田野里,金色的麦田呈现出一派收割的繁忙景象。在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北山村的一处麦田里,连片的小麦颗粒饱满、长势喜人。趁天气晴好,当地的种植大户周宜亮正在安排收割机开足马力收割小麦。“今年我包了600亩地,还剩百十亩没割,明天后天就结束了,一亩地能出一千斤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 ”

搂草机、打捆机、抓草机,在农机手的熟练操控下,麦田里“平躺”着的秸秆瞬间被“吸走”,经过旋转、压实、打捆,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捆如母鸡下蛋般,整齐地摆放在麦田里。随后,抓草机和运输车协同配合,秸秆全部被清运出农田。

秸秆离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秸秆利用率,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推进秸秆离田工作,在午收来临之际,杜集区集中力量统筹安排收割机、秸秆离田打捆机4800台,为大面积收割作业提供保障。同时,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要求,扛稳粮食安全生产责任,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小麦机收作业对接全面摸排,确保有农机收割。抢抓晴好天气,加强机械检测,推进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夏收时节,为了加强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杜集区在辖区内共设置了200余个禁烧点,安排人员24小时巡查值守。健全网格包保机制,落实各镇、办、村干部下村到地工作责任。强化宣传焚烧秸秆的法律责任,引导群众牢固树立“不敢烧、不能烧、不愿烧”的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农户科学处理秸秆,鼓励采取深松整地、翻埋还田和秸秆离田的方式打包离田。积极对接秸秆收储企业、村(社区)和农户,力求秸秆离田、集中存、不焚烧,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全区夏收实现“零火点”目标。

2022-06-09 徐志勤 杜集区11.56万亩小麦收割完毕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3542.html 1 3 筑牢禁烧“防火墙” 努力实现“零火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