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王守明
通讯员 杨永照
本报讯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一改两为”大会精神、暖民心行动安排部署,市社保办事大厅通过“加减乘除”四项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服务群众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围绕优质服务做“加法”。坚持“为企业和群众快办事优服务”理念,市社保办事大厅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针对企业和群众提前到大厅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现象,每天上下午提前20分钟对外开放,办事群众提前扫码后有序进入,办理业务。积极推行“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周末办”等特色服务,做到耐心、贴心、热心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延时服务145件、周末服务43件、上门服务31件。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不了”“不给办”“很难办”等情形,专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对于企业和群众诉求,采取闭环监督落实机制,相关领导跟踪督导落实进度,确保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解决“办不成事”问题2件。
紧扣业务快办做“减法”。市社保办事大厅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等方面狠下功夫,业务快办能力进一步提升。减环节方面,对18项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5个环节减少至3个环节,对195项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规范优化调整。减材料方面,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减少一些无谓的证明,目前已有12个服务事项采取告知承诺制。减时限方面,在2021年取得成效基础上,今年已有17个事项提速50%以上,190个事项可1日办结。减跑动方面,194个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其中“智慧办”事项29项。
锚定数据共享做“乘法”。大力提升网办能力,依托“智慧人社”项目,实现服务事项线上数据共享,目前正在开发10个以上“一件事”线上打包办理,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按照人社部2022年底前实现33项服务事项可以采取“跨省通办”的目标要求,积极协调市数据局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目前已有15项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同时,积极落实长三角“一网通办”,已有社保卡申领和社保卡应用状态查询等2个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
立足作风建设做“除法”。针对个别窗口人员存在迟到早退、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市社保办事大厅以“严”的主基调定期或不定期狠抓明察暗访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形成闭环整改督办管理机制,目前已对大厅窗口明察暗访8次。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对窗口人员进行综合业务能力笔试测试2次,提升了窗口人员业务办理能力和效率。积极持续开展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制度,规范窗口人员工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