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2年06月08日

第A01版:

跑出园区发展“加速度”

——淮北煤化工基地下大力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记者 闫肃 通讯员 王欢

今年以来,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深入贯彻我市“五群十链”产业发展战略,聚焦“一改、两为、五做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实现项目提速、服务提质,跑出了园区发展“加速度”,为淮北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供了强大动能。

“落户淮北四年多来,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给我们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我们园区,平时对我们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关心和支持,企业抓生产扩产能的信心更足了!”谈到落户煤化工基地,安徽润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盛江峰忍不住点赞。

上海出现疫情后,该企业来自上海的原材料供应遇到了困难,生产一度停滞,被动等待只能“瘫痪”“等死”,抢救生产线是当务之急。基地管委会得知消息后,立即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在多方努力协商后,采取由市应急管理部门配合企业,从高速路口接驳到工厂,一条特殊闭环运输通道最终形成,给企业解决了原材料保供的燃眉之急。

坚持顶格服务,煤化工基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坚持一线办公,坚持问题导向,以全流程、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务“闭环”为入园企业创造一流条件、提供一流保障、打造一流环境。

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效能上做“加法”,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在产业项目落户过程中,煤化工基地严格落实项目包保制度,建立与企业定期沟通机制,并指定专人全程“保姆式”服务。

位于煤化工基地华殷路8号的安徽宁亿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25亿元、占地417亩、年产1.55万吨新型农药原药及相关产品的在建项目。

“疫情期间经常能见到管委会的同志,园区指派服务专员全程代办各类审批事项,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用水、用电等难题,目前项目能够如期开工生产,与园区帮助密不可分。”宁亿泰项目负责人侯远昌感慨道。

记者看到,该厂区内高大的塔体高高耸立、粗壮的管道四通八达、容量达5万立方米的储罐气势雄浑、各类环保设施一应俱全……建设者们正在挥洒汗水大干快干,整个生产厂区如同一座从荒滩上拔地而起的钢铁小镇。

煤化工基地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吴振禹介绍,园区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流程,顶格倾听企业诉求,顶格回应企业关切,顶格办理企业问题,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多措并举提高办事效率,全力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

“针对疫情期间我们公司用工紧张问题,园区积极帮助我们对接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并召开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用工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霞说。

围绕高效供给,全力打造要素保障完备化工园区,坚持高标配套,园区累计实施配套基础设施项目42个,总投资超过45亿元,有效补齐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随着临白路下穿立交、创新路、综合管廊二期、增量配电网、社会化停车场、智慧物流园等重点配套基础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可为企业用热、用电、用水、物流运输等方面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目前基地正逐步推进水、电、气等要素的一体化运营,全面打通要素保障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降低要素服务价格,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2021年,煤化工基地累计兑现企业“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3300余万元,补贴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费用近6000万元,开展“园区贷”业务合作为8家企业提供优质融资6300万元,帮助企业招聘技术工人500余人,协调濉溪县在园区设立缴税窗口方便企业缴税,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2022-06-08 闫肃 ——淮北煤化工基地下大力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3132.html 1 3 跑出园区发展“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