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薛萍 胡文静
本报讯 强国必先强军,兴军方可安邦。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自2019年12月成立以来,深入广泛地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切实加强“全国乡镇(街道)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在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方面,西街道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在服务站设立专门办公室、老兵谈心室、接待窗口、老兵活动之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同时,辖区8个社区分别成立了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由社区书记兼任站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对退役军人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协调,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具体抓,各社区协调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街道还把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全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总目标,制定下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和措施,使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展。
2021年,在争创“全国乡镇(街道)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中,街道和辖区6个社区认真准备软件资料,高标准打造硬件条件,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乡镇(街道)、社区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在相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验收中,3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分获前三名,创建软、硬件均受到市、区表扬,也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典范。今年,西街道又有两个社区申报创建“全国乡镇(街道)、社区300人以下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目前,两个社区均高标准按照创建要求完成验收准备工作,6月份将全面迎接市级验收。
在拥军爱军工作中,服务站按照空挂户、实际居住、重点优抚对象、参战人员等进行分类管理,对辖区内4054人进行信息采集,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每月核查优抚对象信息,确保优抚金按时准确发放。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办理工作,专门抽调工作人员在街道集中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对不能亲自来办理的人员,设计统一格式的委托书,让家人代办或上门办理。探索新时代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援助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做好走访慰问工作,解决困难退役军人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挥退役军人专岗的作用,西街道对接收的99名退役军人专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专门成立了由退役军人组成的街道直属中队,积极参与街道的各项工作,形成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风气。
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始终致力于宣传引导,努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组织退役军人专岗人员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以重要节日为契机,联合社区及相关部门,组织退役军人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与学校联合开展学习先进英雄模范事迹,邀请抗战老兵讲自身经历,宣传国防教育知识,让孩子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全面学习有关双拥工作方针政策、人民防空法等知识,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双拥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