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6日

第A11版:

打造女职工“温馨驿站”

​—— 相山区建强“阳光家园”做好温情服务

■ 记者 韩惠 通讯员 潘娣

摄影 记者 冯树风

明黄与深灰的家具色彩搭配温馨且沉静,墙面上“真诚”“倾听””快乐”的字眼让人不由会心微笑,三八节活动中留下的红灯笼还存有节日里的热闹氛围……走进三堤口街道“阳光家园—心灵驿站”,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解决母婴喂养难题,倾诉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开展心理咨询、专题培训,‘心灵驿站’建成以来,也成了我们女职工热爱的‘小家’”提起阵地作用发挥,街道有关负责同志高兴不已。

三堤口“阳光家园—心灵驿站”,是相山区总工会以女职工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立足特色,建强阵地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区总工会认真贯彻省、市总工会部署要求,将女职工“阳光家园”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有条件的企业发展,项目列入区总工会示范点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有安徽省女职工“阳光家园—母婴室”12家,“阳光家园—心灵驿站”3家,“阳光家园—托管班”1家在相山落地。

公共场所哺乳让很多妈妈陷入“尴尬”,“母婴室”的建立不仅让宝妈们拥有了能够为孩子喂奶的私密空间,还能在带娃的繁琐生活中稍作喘息,恢复精力。在渠沟镇卫生院,首家“阳光家园—母婴室示范点”的亮相满足了就医群众对母婴设施的需求。根据配置标准,屋内设有休息区、婴儿整理台、洗手池,母爱便利箱内装有防溢乳垫、湿巾、婴儿润肤油、棉签、创可贴等物品,方便妈妈们随时取用,还特别用帘子隔出哺乳区域,让妈妈安心与宝宝相处。10平方米的小小空间里,满是细致的安排和关爱。

相山区总工会把牢“母婴室”建设关,突出“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可操作性”的创建原则,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设施、有资金),建设基本、标准、舒适三种配置的“母婴室”,分布在医院、商场、非公企业以及医疗机构。16家“母婴室”建成投用以来,工会分别对其创建标准、服务功能、资金的使用及管理进行规范,逐一规范提质,确保建起来、服务畅、用得好。金鹰母婴室被市商务局作为商超行业的样本在全市进行推广。

着眼于为女职工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9年,区总工会选树打造3家“心灵驿站”,重点放在开展心理知识公益讲座、家庭教育(亲子)心理咨询、接待来访咨询职工及家属等活动上,及时有效向女职工提供心理健康与指导服务,引领广大女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她们的归属感、幸福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凤凰山实业集团“心灵驿站”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心理疏导教育讲座,为女职工解疑释惑;东街道“心灵驿站”开展“抗击疫情,心理援助与你同行”活动,向辖区女职工公布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按照“一室多用”要求,各“心灵驿站”进一步丰富建设形式,建设职工书吧,同时配备冰箱、微波炉等设施,为女职工提供私密、舒适休息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及文化服务。

紧跟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去年以来,依托“阳光家园”建设项目,区总工会在东街道幸福社区启动职工子女托管试点,明确社区内的小学生,双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及困难职工子女为“托管班”服务对象,组建了由二实小、淮师大大学生、社区退休老师、社会办学机构组成的志愿者师资团队,提供课业辅导,书法、绘画兴趣培养以及公益阅读等服务。实施“双减”政策后,社区工会将开放时间从工作日开放调整为周末服务机制,托管服务落地落实,有效减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2022-03-16 韩惠/文 冯树风/摄 ​—— 相山区建强“阳光家园”做好温情服务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03118.html 1 3 打造女职工“温馨驿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