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露
本报讯 去年以来,我市以满足人民文化旅游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行业复苏振兴,大力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和产业,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旅游体育产品,全面开启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文化旅游领域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市图书馆在全省率先开通社保卡借阅“一卡通”服务。市文化馆、濉溪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云上合家欢 就地过大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市文化馆、杜集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荣获省“2021年春节期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线上服务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大合唱《幸福的淮北人》在首届长三角合唱歌曲创作大赛中获金奖,小品《爱在花香时》入围华东六省一市小戏小品大赛。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开展送戏下乡277场、送戏进校园5场、农村电影放映3605场。
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创编现代大戏《永远的嫁衣》、现代小戏《二月的鲜花》等一批优秀舞台剧目,编创《新时代的春风》《沿着小康道路上》等优秀歌曲。中国画《中国古镇临涣茶馆》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永远的嫁衣》《二月的鲜花》入选2021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1人入选安徽省地方戏“名师传戏”工程,1人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安徽赛区民族唱法铜奖,1人入选2021年首批安徽省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551”选拔培养计划,美术作品《来来往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线上全国画院创作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教学成果作品展。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我的土地》《永远的嫁衣》入选安徽省建党百年优秀剧目展演。开展3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富有成效。公布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第七批市保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在全省率先开展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1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等4处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展陈提升。柳孜运河遗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于去年9月正式开工实施。举办“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产品年货节”以及“多彩非遗 遇见倾心”非遗节目展演。
文旅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持续开展“512”重点项目申报、遴选,新申报省级 “512”旅游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达86亿元。龙脊山提升改造、濉溪古城二期水街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濉溪古城、朔西湖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新增乾隆湖风景区、凤凰山绿色食品博览园2家3A级旅游景区,南山村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文昌宫、小李家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线路。烈山镇、双堆集镇、临涣镇获评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6大惠民活动,多措施激发文旅体市场消费活力。先后组织赴澳门、徐州、枣庄等地开展推介活动,邀请徐州市旅游业界来淮采风踩线,开展“运河寻梦游”“春游江淮请您来”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开展“安徽美食百城千味”“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评选宣传活动,提升淮北美食品牌知名度。
体育强市建设稳步推进。新建15个全民健身苑,对市体育中心场馆设施修缮,新增成立3家体育社团,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覆盖。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全市48个代表团近7000名运动员参赛。成功承办全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相山区广场舞健身舞队获全运会第一名,拳击运动员朱宣光获全运会第五名,射击运动员梁晓虎获全国锦标赛铜牌。
文旅市场环境持续规范。以专项整治为手段净化市场环境,相继开展禁止内容类、行业内无证等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推进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对旅行社和导游的动态监管。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文明旅游宣传,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和旅游志愿服务“六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并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