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韩惠
本报讯 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开展“进万户、访千业”暖心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相山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全心全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达每一名群众心中。
通过集体座谈、民意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相山区收集群众反映集中、涉及民生重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200余项,经认真梳理、多方征求意见,细化为民干事履职单56项,并建立进度统计台账,每月汇总进度进展和亮点做法。截至目前,办理完成21项,正在办理17项,持续推进18项。
群众需求就是努力目标,群众呼声就是工作指向。聚焦房地产领域“办证难”,相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开展登记服务进社区活动,优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项目办理132个,涉及79284套住房。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难”,区住建局开展2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雨污分流项目,6个小区基本完工,已铺设雨污水管道5.6万米,办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施工许可证4个、2部开工建设,相山北路5号1栋1单元电梯加装完成,还有20余个单元正在进行前期勘察、检测、设计等相关工作。聚焦适龄儿童“入学难”,区教育局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建成后将新增学位约7860个,全区42所公、民办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解决学生家长接送难问题。聚焦群众“就业难”,区人社局先后开展各类招聘会96场,提供岗位9.6万多人,达成就业意向1109个;发放稳岗补贴693.57万元,创业担保贷款3980万元;企业职工岗前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惠及万余人。聚焦黄里居民“吃水难”,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标段1050户已通水,总体工程量完成85%。聚焦庆相桥社区部分居民“用气难”,三堤口街道对接协调燃气公司开展天然气改造,余庄97户、朱东新村76户天然气可正常使用;朱西开发区44户居民管道铺设完成。
件件是实事,件件都办实。相山区在细微之处下功夫,大力提升城乡面貌。投资约5000万元对抗战巷、红方巷等10条街巷进行改造,打造一街一特色、一巷一品位。目前抗战巷改造工程已完成,红方巷改造工程预计11月份完工;对辖区“城中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行排查,计划对排查出的8个小区进行改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渠沟镇对13个村、86个自然庄全部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率达到98%;完成农村改厕73户,2021年新建设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徐集、前柳园)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网招标。
健康平安无小事。各级各部门着眼群众关切,用暖心服务守护幸福安宁生活。
区卫健委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区设置14个疫苗接种点,启用接种台85个。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窨井盖整改专项活动,区城管局联合交警等部门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针对“米袋子”“菜篮子”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食品经营店开展快检、抽检。区法院健全院领导联系镇街、开发区制度,推进法官进社区网络。区信访局推进“治重化积”专项工作,区级领导包保59件信访件,全部化解。
不仅如此,全区还广泛开展入户“大走访”,搭建警民、干群、政企“暖心桥”。落实“进万户、访千业”活动,县级干部累计走访25人,走访企业77户,走访103户,解决问题40件;县处级以下干部累计走访393人,走访企业443家,走访778户,解决问题310件。区统计局开展“统计知识大讲堂”走进各街道,“一对一”分类服务指导,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区政府办开展“四送一服”工作提升行动,区委统战部打造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区经信局开展“我为企业送政策”帮扶活动,共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相山公安分局355名民警、社区62名民警主动上门,为群众调解纠纷、解决困难。截至9月24日,走访居民、沿街店铺3万余户,为群众办实事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4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