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乔时庆
历史见证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10月15日14时8分,淮北矿业集团“淮盾1号”3216米首条盾构线在袁店二矿七采区轨道上山精准贯通。据介绍,这是淮北矿业集团强化创新意识、抢滩未来的高光时刻,更是增强国企担当、攻坚拔寨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算好政治账 赋能高质量
跨界应用盾构工艺,在淮北矿区尚属首次。2019年12月18日,袁店二矿试运转“淮盾1号”盾构机,综合单进每月160.8米,最高月单进295米。较其他工艺,该工艺可提前15个月贯通,掘进单进水平提升1倍,开启了淮北矿业集团岩巷掘进、盾构施工的新时代。
越是条件复杂越是要上装备。淮北矿区18座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灾害种类齐全。袁店二矿与工程处精诚合作,攻难关、补短板,探索总结出一套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经验,在大断层、大倾角、大拐弯、长距离、软岩等情况下,创新提出11项盾构机适应性改造方案,构建5种盾构施工围岩支护模式,多次刷新19度上山极限施工的月进尺纪录,使“大国重器”盾构机“入乡随俗”,提升了淮北矿业集团能征善战、敢于创新的新高度。
“淮盾1号”盾构机的成功运转,锻造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盾构精神”,构建了新时期淮北矿业集团攻坚拔寨的“精神高地”,为“淮盾2号”“淮盾3号”“淮盾4号”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算好经济账 汇聚新动能
“盾构机是破解煤矿岩巷瓶颈的利器,更是大国重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完成既定目标。”淮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良才始终关注盾构机进展情况。
“跨界玩转这个‘大国重器’,为智能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翅膀,曾经的诸多生产短板随之‘一览众山小’。”袁店二矿矿长吴向前信心十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采掘接替紧张难题将迎刃而解。”
“今天的进尺就是明天的产量。从工期上来说,应用盾构工艺比传统的综掘施工,提前15个月贯通,袁店二矿八、七采区可以做到无缝对接,稳定了矿井产能,缓解了接替紧张的局面。”淮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聂政介绍。
据相关专家介绍,下一阶段,盾构机在淮北矿区推广实施后,经过“淮盾1号”“淮盾2号”“淮盾3号”等成效“裂变”后,将会呈现N次方的“核效应”,为淮北矿业集团稳产增产、“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这恰恰验证了淮北矿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方在盾构机入井安装仪式上“出手必出色、完成必完美”的要求。
算好安全账 构筑“新淮矿”
“淮盾1号”总长84米,总重530吨,开挖直径4.88米,能够实现掘、支、运平行作业和拐弯爬坡施工。集掘进、出渣、支护、除尘、导向、故障自诊断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定位、传感、遥控等技术,可实现一人对整机运行的集中控制和监控。这是淮北矿业集团的首条盾构线,也是目前全国首条井下大倾角岩巷掘进盾构线,它的顺利贯通标志着“淮盾1号”跨界施工在淮北矿区“试水”成功。
“淮盾1号”先后穿过了30多条断层,最大落差达309米,克服了断层破碎带发育、普遍存在淋水、顶板管理难度极大等一系列困难因素影响。“通过优化排矸系统、进料系统、排水系统,强化人员保障、施工组织和顶板管控,施工过程中解决了许多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盾构机实现安全高效运行。”工程处处长赵传祥说。
“淮盾1号”还在实践中破解了长距离皮带机转弯连续运输难题、长距离后路运料难题、大坡度上山施工难题,降低了作业粉尘,职工作业环境明显改善,保障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安全,使“大国重器”全系统“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