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1年06月29日

第A01版: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近年来我市民生工作综述

■ 首席记者 王守明

居住多年的老旧小区一改“脏乱差”面貌,变得整洁有序、设施完善,这是“幸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看病方便省心,这是“幸福”;家门口参加就业培训,持“证”(农产品电商人才资格证)开办村淘,解决乡亲们的买卖难问题,这也是“幸福”……漫步城乡,你可以轻易获得普通居民对于“幸福”的不同诠释。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一声声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正得益于我市对民生工程的强力推进。

民生无小事,冷暖在人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多年始终保持在80%以上,民生工程连续十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今年截至5月底,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26亿元,占全年计划筹资额的54%,民生工程建设拉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我市蓝天小区为原来的气象局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今,通过民生工程,小区焕发了新生。

蓝天小区通过改造,补齐小区功能短板,解决并完善供电、道路、通信、停车等需求,增加活动设施、物业服务、体育设施、智慧安防设施等,完善小区配套功能,让老旧小区整体环境从“居住”上升到“宜居”的层面。

“小区改造以后,道路整齐了,规划了停车位,另外增设了议事厅,配备了健身器材,民生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蓝天小区四栋三单元住户吴伟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的原则,实施老旧小区集中连片改造,同步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性团体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健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改造棚户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畅通建设,开放公共文化场馆……近年来,我市坚持统筹财力重点保障民生,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优先安排、优先配套,把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倾斜,民生工程逐年扩面提标成最大亮点。

实施项目由最初的12项增加到今年的33项,累计实施由“十一五”的34项增加到“十三五”的60项。实施内容从主要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逐步扩展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06亿元,是“十二五”121.5亿元的1.7倍,“民生蛋糕”越做越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市不断健全、认真落实调度协调机制,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切实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健全每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制度,科学安排项目资金,不留硬缺口,确保民生工程推进需要;各级实施部门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及时将用款申请报县区政府审批,财政部门采取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和受益人。

着眼民生工程高速高效推进,我市创新“一加五”工作法,即对每项民生工程制定“一个实施办法”,统领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在办法统领下实施“一张网”“一本账”“一个会”“一月查”“一清单”5项措施。民生工程实施内容、完成时限、保障措施等内容按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开,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在《淮北日报》公开承诺,增强民生工程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每年多次开展全面督查,并特邀省市人大代表进行监督,组织记者和网民代表实地察看。同时,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各县区和市直牵头部门民生工程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完善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各部门借力媒体平台,落实民生工程信息政务公开有关规定,实时推送民生工程信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和成效,组织开展“民生十年”、集中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干部群众看民生、讲民生、写民生、唱民生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立足兜好底,让民心更暖。3万余名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落实特困人员、孤残儿童、特困残疾人保障,健康脱贫兜底“351”“180”工程救助15万人次。

立足保基本,促公共服务发展。对农民、未就业毕业生、退役军人等8.5万人进行技能培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4所,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全市20多万城乡学生;全市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覆盖全市,医养结合稳步推进。

立足普惠性,为民生“加速”。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17900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个,惠及29386户居民,解决59.48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四好农村路”1889.28公里,农村常驻农户卫生厕所改造82392户……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随着新阶段更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民生发展正全面提速增效,为我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发挥重要作用。

2021-06-29 王守明 ——近年来我市民生工作综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1774.html 1 3 一枝一叶总关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