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第B84版:

维护公平正义 守望城市光明

——《淮北日报》舆论监督报道回顾

普利策曾有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媒体就像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瞭望塔,当它发现前方的冰山、暗礁时,能够及时向人们发出警报。没错,媒体不但及时客观地向社会发布信息,而且竭尽所能维护公平正义,化身为正义和光明的使者。

■记者 黄旭

让受害人心中充满阳光

2003年8月,一名母亲的呼救再次惊醒淮北报人的耳朵。16岁的女孩“小燕子”在暑假期间被女同学邀出去玩耍,没想到却被几名不良少年盯上。为抗拒侵犯、保护自己的清白,女孩从二楼窗台纵身跳下,摔断了胸椎,后因无钱手术而面临瘫痪的危险。

“我要站起来!”女孩强烈的渴盼和无助的眼神,让每一个看到的人眼眶湿润。当年,《淮北日报》连续推出《为抗暴从楼上飞身跃下,胸椎断裂瘫痪在床 折翅的“小燕子”需要阳光》等7篇报道,引起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短短1个月内筹措了十多万元的医药费用,犯罪嫌疑人也被绳之以法。手术成功的女孩重返校园后,心怀感恩努力学习,考入了大学。折翅的“小燕子”终于可以自由翱翔在明媚的蓝天。

时隔数十年,一张报纸实现了由对开四版、周三刊小报向对开八版、周六刊大报的成功改版,一个媒体由单纯的日报裂变升级,微信、微博、手机报和淮北新闻网等;老一辈报人付尽韶华,“70后”“80后”乃至“90后”的媒体人以更加坚定的新闻自觉和鲜明个性,站在转型变革的风口浪尖。唯一相同的是,淮北日报社和几代新闻人坚守的公正、滚烫的良心。

女环卫工张红开展例行保洁时,因制止卖花茶的人乱丢垃圾,遭3人殴打住院。记者得知这一信息后,迅速对接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在网络广泛征求社会对“城市美容师”的评价,连续推出的4篇报道引发了强烈关注,打人者被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市民也纷纷呼吁:请尊重“城市美容师”。

2012年,校车成为牵动人心的关键词。惨剧接连发生,谁来护佑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未来?那一年,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校车安全。当年3月7日,《超员250%6座校车塞了21个孩子》的报道刊出,牵动了众多市民的心。随即,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孙谢庄中队在辖区对校车开展统一检查。在纵楼大市场朔里专用线路段,交警发现了这辆严重超载的幼儿园黑校车,给予暂扣车辆的处理,并将事件通报到杜集区安监局和区教育局。涉事幼儿园也被取缔。

食品安全大于天。舌尖上的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也牵动着媒体人的心。2014年8月18日,网友投诉买到“来自明天”的豆腐,记者随即和相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一起顺藤摸瓜。最终,在民警的配合下,执法人员现场查封了黑作坊。随后的一段时间,记者继续深挖,连续跟踪报道。执法人员彻查辖区内的超市和集贸市场,收缴不合格的内酯豆腐,并在清查过程中端掉了另一家黑作坊。

以爱心践行律者仁心

在淮北,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城市发展的维护者,是扶危济困的践行者,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信念走到了一起,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家,就是淮北市律师协会“律心”公益服务团。2020年8月,《淮北日报》报道了该协会的事迹。

因为秉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律心”公益服务团的每一位成员,把律师作为崇高事业,爱得无怨无悔、如痴如醉;因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律师工作第一线,时刻想着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他们无数次主动承担起急难险重的工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让人生在拼搏进取和无私奉献中不断升华。

淮北市律师协会“律心”公益服务团成立以来,组织律师积极加入到全市426个“法在身边”微信群,为百姓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组织律师到市传媒中心参加“法在身边”直播栏目500多期,将法律知识通过电波传播到全市各个角落,为全市普法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律师陪同市县区各级领导接访800多次,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保障,引导信访案件导入诉讼途径;组织律师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每一次咨询,每一场解答,“律心”公益服务团的每一位律师,用无私和奉献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他们,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法制宣传深入人心

“来一来、看一看,走过路过,机会别错过,全场免费送,全场免费送。”2020年“江淮普法行”之“普法夜市”集中宣传活动,成为淮北夜经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在淮海路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广场,还是在吾悦广场,一阵阵吆喝声吸引了来往市民的目光。夜访民声,让法律走进群众身边,“普法夜市”在普法志愿者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引导群众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真正做到了厚植为民情怀,践行普法责任。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地方立法和法律实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扎实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见义勇为咱不怕,《民法典》为你来保障。夫妻吵架别冲动,离婚还有冷静期,静一静,消消气,喜笑颜开把家还……”2020年8月,在临涣镇上城隍庙茶馆里,普法志愿者、本土曲艺传承人周素芬,硬是用一段坠子戏,把闹离婚的小两口唱得平静地回了家。在濉溪县临涣镇的许多茶馆,你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台上,由当地艺人组成的法治文艺宣传队,运用当地百姓喜爱的梆子戏、坠子鼓、花鼓戏等艺术形式,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百姓们听得懂、记得住、记得牢的大白话。这种独特的“茶馆普法”让看似“高大上”的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走进了百姓心中,拉近了宣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成为我市法治宣传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我市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宪法学习宣传活动热潮。打造“茶馆+说法”普法新模式,总结提炼“一杯茶”七步调解法,打造了特色调解工作平台。探索“普法+新媒体”普法矩阵,营造了全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宣传教育氛围。

近年来,我市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强化法治宣传,优化法律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法治能力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7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76个。

■本版图片由摄影部提供

2021-06-28 黄旭 ——《淮北日报》舆论监督报道回顾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1625.html 1 3 维护公平正义 守望城市光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