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顺
报纸,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历史的记录者。
五十年波澜壮阔,五十载风华正茂。当历史的脚步匆匆走入2021年,《淮北日报》已经陪伴着淮北这座城市整整五十年了!
从手染墨香到手机看报,一篇篇报道、一张张图片带着时代的印记,记录着这个城市砥砺前行、从煤城到美城的巨大变化。
因为记录,因为见证,《淮北日报》让历史告诉未来——从“高碳资源”到“低碳利用”,从“依山建城”到“拥湖发展”,从“乌金城市”到“生态淮北”,淮北坚持新发展理念、走过一条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之城
2020年8月19日必将载入淮北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在创新馆仔细察看了陶铝新材料,对这一产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我市上下为之欢欣鼓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面对资源枯竭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建市60年来尤其是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崇尚创新、致力创新,聚焦产业转型不动摇。
瞄准省委提出的“34155”目标要求,以“三重一创”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60年,经济体量由小变大,财力不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改革之初不到10亿元,如今突破1000亿元。2020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的同时,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19.1亿元、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1亿元、增长6.1%。
这60年,经济结构逐渐优化,非煤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三次产业结构2012年末为8.3:66.1:25.6,2019年为6.8:42.7:50.5,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7%。
这60年,传统产业层次“低转高”、管理模式“粗转精”、企业规模“小转大”。从“一煤独大”到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0家。
《淮北日报》2010年“回眸十一五”系列报道、2012年的“科学发展 辉煌成就”大型报道、2015年的“数字五年”系列报道、2020年的庆祝建市60周年韶华特刊……记录着每一个重要时段和重大事件。
协调发展建设品质之城
依山建城变拥湖发展,“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破旧村落变美丽乡村,咱的家美美的,淮北的老百姓幸福满满的。
青龙山铁路无水港海铁联运畅外贸,浍河航道通江达海,淮宿蚌高铁、淮阜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人出行、货运输更加便捷。
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造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开设“一网通办”专窗,实现长三角41个城市、88个事项异地通办。
18个镇政府驻地和6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20个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完成创建任务。
这一切,是城乡协调、发展转轨带来的好处。
在淮北,发展转轨重在城乡协调,城乡基本上做到了“无缝对接”。
如何做到?淮北的指针是:群众关心什么就做什么。
我市坚持全域统筹,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
谋全局,“多规合一”且将“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构建“市域一体、产城共兴、拥湖发展”现代城市格局,城镇化率达65.88%,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
落细处,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11万户,改造棚户区14万户,创新做法得到国家层面认可,房企破产和解“淮北模式”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城乡一体化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偏远乡村农民只花一元钱可进城。
看长远,高标准推进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凤凰新城、双堆集中心镇新城等新城新区建设,农民进城,人口集聚。积极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完成937类、13亿条数据整合归集。5G实现全面商用。
绿色发展建设宜居之城
2019年5月14日,第十届中华环境奖榜单发布,淮北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这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尤其不易!
2019年5月21日至25日《淮北日报》“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淮北故事”系列报道,分别从“山的故事”“水的故事”“地的故事”“家的故事”“城的故事”等方面讲述了淮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系统总结了淮北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
建市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建设宜居之城。
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拆迁建绿、建园添绿、沿路补绿、见缝插绿,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6%、44.9%和15.2平方米。央视等主流媒体连续报道相山、黄里、榴园、南山等生态典型。
采煤、采矿带来的生态“残局”在这里一一华丽蝶变,“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
独创“七步造林法”,以愚公精神为20多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烈山、花山、泉山、卧牛山等矿山修复之后成为市民休憩之地。
积极破解塌陷区土地治理难题,累计治理塌陷区18.63万亩,新增耕地10.2万亩、建设用地3.2万亩、养殖水面3.4万亩。
变塌陷水域为城市公园,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一湖”通“百湖”。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市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淮北转型十年成功经验;国家自然资源部在淮召开全国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暨采煤沉陷区治理座谈会,推广淮北经验。
开放发展建设兴业之城
建市以来,我市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开放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
深化改革我市积极争当排头兵,深入推进18项国家级与19项省级改革试点,城市信用建设等多项改革试点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位居全国第四,成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重点领域改革齐头并进,其中“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人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工业项目报建审批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综合执法改革、新型煤化工基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对内开放营造群众创业的良好环境的同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抱川市等12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特别是坚持扬淮所长,充分发挥与沪苏浙城市之间距离较近、交通便捷优势,尤其是与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人缘相亲、往来密切的优势,不断汲取先进理念、前沿信息、时尚气息等,在产学研、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互动日益密切。
新材料产业“基金+基地”对接会、食品工业博览会、石榴文化旅游节、葡萄采摘节、杏花梨花观赏节,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市开发区晋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山、杜集、烈山经济开发区去“筹”转正。
2020年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234个,其中工业项目155个,协议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截至2020年底,各类招商引资企业累计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
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之城
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共享理念,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近年来,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民生工程连续十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淮北从文明创城梦到开通高铁梦,从拥湖发展梦到淮水北调梦,从煤化工振兴梦到群众安居梦……六个美好梦想变成现实。
特别是22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终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7月,《淮北日报》陆续刊载“淮北22年成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启示录”系列报道,见证历史。
创新推行“一组一会”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善治之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淮北版。持续改造老旧小区,三年改造棚户区14万多套,40多万名群众蜗居变安居。
以淮海战役“全民动员全面动员全力支前”精神推进脱贫攻坚,2019年就高质量完成22个贫困村、33885人的脱贫任务,剩余318户1016人2020年全部脱贫。
连续十年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皖北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局面持续巩固。近5年我市吸纳市外人口4万余人,成为全省三个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
五十年铅华沉淀,半世纪薪火相传。这是一次深情的回望,更是一次对党报优良作风的传承。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淮北日报》初心不改,牢记使命,又一次开启新的征程,继续记录一座城市的辉煌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