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第B34版:

《三夏纪行》 记录丰收喜悦

■ 记者 方芳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滚滚麦浪如黄绸缎般铺展开来。锡箔似的阳光在麦浪上跳舞,村民们笑逐颜开,忙着收获。

每年的夏收时节,《淮北日报》都会推出《记者走基层——三夏纪行》专栏,组织记者分成多路,深入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采访报道我市农业三夏工作进展、创新亮点和经验做法,记录人们丰收的喜悦,鼓舞坚守禁烧一线的工作人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定格丰收美画卷

午收时节,天气闷热难耐。置身麦浪中的记者们汗流浃背,专心致志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定格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分享村民们耕种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濉溪县双堆集镇有着“全市农业第一大镇”之称,常年小麦种植面积都在30万亩。2019年6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双堆集镇张圩村大韩庄村民韩华的麦地中。两台大型农机正在作业,金黄的麦子收完两趟,饱满的麦粒倾倒进等待运粮的农用三轮车里。

韩华随手摘下自家麦田的一颗麦穗数了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你看看,一排4粒,一共10排,穗粒数40多个呢,亩产最少也得1000斤,丰收定局啦。现在都是机械化了,收得很快,自家小麦半天就能收割完成。”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小麦秸秆也随之均匀地抛撒在麦地里,悬挂灭茬机的大马力拖拉机跟随其后,对抛撒的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前一年小麦播种期间,该镇致力于小麦高产栽培攻关,实现了优良品种、机械播种、科技指导三个全覆盖。当年,小麦拔节、扬花、灌浆的几个关键期都是风调雨顺,通过实施“一喷三防”和飞防喷施药肥作业,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往年。

2020年,记者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到濉溪县四铺镇。5月29日,记者在三铺村看到,一辆辆大型农机来回穿梭,麦子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夏粮运送晾晒,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据了解,全村参加麦收的收割机30台,一天可收割小麦面积1500亩左右。

三铺村六队村民薛庆兵家里种了24亩小麦,其中流转村民土地12亩。一大早,他就驾驶着自家的拖拉机,在地头等候收割成熟的小麦。“过去抢收小麦存在等机子的现象,那时村里的收割机少,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和镇、村农机具组织服务到位,现在各村现代化农机具都很齐全,农机手都是主动联系我们收割。”薛庆兵说。不到上午10点,他家一块2亩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

当年,全镇投入“三夏”生产的联合收割机达800台,旋耕机达100台,各村还配备2至3台洒水车严防焚烧秸秆。同时,750名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包片包组,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制,动员广大农户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小麦,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全力服务贫困户,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瓜秧爬上麦秸秆

金灿灿的麦地里有一条条“绿丝带”蔓延开来,光秃秃的麦秸秆也好似要被绿叶覆盖起来,放眼望去,这片刚收割过麦子的田地让人有些费解。2020年“三夏”时节,记者来到四铺镇颜道口村时,见到了眼前的这一幕。原来,这金黄中的一抹抹绿色,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西瓜地。

颜道口村位于古隋堤两侧,土壤为沙土地,适合种植西瓜。过去,村民传统种植模式为“一麦一豆”,亩均收入较低。自2006年开始,村里因地制宜,开始调整种植结构,成立了西瓜协会和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外出考察、引进新品种、寻找销售渠道,示范推广间作套种模式,激发了村民种瓜的积极性。

2006年之前,全村西瓜种植面积仅100多亩。至2020年,麦秸秆套种西瓜的面积已达5000亩,占到全村小麦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位居全市第一,颜道口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村”。

村里的西瓜都是采取套种模式,即在每年种植小麦时,提前留好西瓜预留行。预留行内可以种菜,5月份,预留行内的蔬菜收获后移栽西瓜,6月份小麦收割后,再利用麦茬种植蔬菜、棉花等高效作物,有的地块实现了一年四熟。

为了让西瓜卖上好价钱,镇里又帮助颜道口村注册了“隋圆蜜”商标,并获得国家、省无公害食品认证,品牌效应很快显现。每到西瓜丰收季,凭借“隋圆蜜”品牌和交通区位优势,颜道口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的收购商前来批发西瓜,50多个代办点全程帮办。销路通畅,且都是现场结算,解决了收购商和瓜农的后顾之忧。

西瓜带来了甜头,村民们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村民颜心光从2006年起,就把家里的10亩地全部种植了西瓜,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颜杰看到了西瓜中孕育的商机,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50亩西瓜,一年仅西瓜这一项的收入就达15万元。

颜道口村通过推广“小麦+西瓜+蔬菜”等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村民每亩增收3000多元。目前,以颜道口村为中心,已形成了3万亩的西瓜套种基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近万名村民增收致富。

多措并举抓禁烧

小麦抢收的黄金季节,也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协调辖区内禁烧值班工作,组织机械、农技人员、干部群众紧抓农时进行小麦抢收,做到农时禁烧两不误。

双堆集镇张圩村共有17个自然庄,小麦种植面积1.3万余亩,麦田分布在穿村而过的合徐高速公路两侧,是禁烧重点区域。为做好夏收和秸秆禁烧工作,记者探访时,该村53台联合收割机、49台悬挂灭茬机的大型拖拉机全部参与夏收生产,小麦收获后采取粉碎还田技术,对靠近合徐高速沿线的地块一律进行旋耕,旋耕面积约8000亩,杜绝了焚烧秸秆的隐患。

四铺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禁烧宣传车辆和流动洒水车,值守点灭火器等器材配备齐全。抢收小麦现场,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章的党员和贫困户在开展禁烧工作。他们到田间地头,盯人盯机械,提醒收割机手注意麦茬高度,做到按标准操作。

为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三铺村还精心谋划,突出党建引领,结合脱贫攻坚“夏季攻势”,设置禁烧公益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全力帮扶贫困户进行夏收夏种。村里积极调动党员志愿者积极性,各村均成立秸秆禁烧巡查队和帮扶工作志愿队,优先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无劳动力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等贫困户,主动帮扶做好午收工作。

与此同时,乡村干部深入农户,走到田间地头,宣传秸秆禁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作用,做好网格划分和全天候巡查工作,全体坚守在各自的扶贫村和值守点,以敢担当、有作为的作风确保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

值得一提的是,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四铺镇还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全镇辖区内设置了16个监控点。在镇政府信息办“蓝天卫士”监控大屏,这些点可全天候监控全镇20个村、20余万亩麦田的情况,一旦发生意外火情,可第一时间调配力量到达现场处置,从而确保了禁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快响应。

2021-06-28 方芳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1459.html 1 3 《三夏纪行》 记录丰收喜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