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第B16版:

擦亮民生底色 打造幸福之城

——濉溪县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工作纪实

擦亮民生底色、打造幸福之城,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近年来,濉溪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共享理念,用一年又一年的创新、一年又一年的发展,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

■ 记者 王晨

城乡公交提升出行体验感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交通状况是一个关乎城市运行的重大民生工程。2018年,濉溪县启动实施了覆盖全县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决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并投放“零”尾气排放、无二次污染的新能源汽车,逐步形成县、镇、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客运公交网络。

濉溪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濉溪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客运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县政府拿出近5000万元对原有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权进行一次性买断,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引导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退出客运市场。原车辆经营者可优先安排在新能源公交公司上岗,解决了后顾之忧。“随着城乡公交的开通,乡村百姓‘出门有路、搭脚上车、踏脚进城’的愿望不再是梦。”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在满足农村群众出行基本需求的同时,兼顾快速、便捷的出行目的。

久违的等待,执着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2018年11月22日晨,一辆新能源公交缓缓驶出恒大西站沿快速通道行至四铺镇,标志着濉溪县开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新能源公交试运营班线。截至去年底,濉溪县已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00多辆,城镇公交通行率100%,符合通行条件的建制村公交通行率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繁华县城、美丽乡村,因为一辆辆在乡间道路奔驰的新能源绿色公交,拉近了空间距离;进城购物、回乡探亲,因为一条条日趋完善的“镇镇通”公交路网,解决了出行难题。

医疗保障提高百姓安全感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群众就医获得感稳步攀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强化,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濉溪县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安徽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濉溪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决策部署,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方面深化综合医疗改革,持续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广大城乡居民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更多红利。

濉溪县医院和濉溪县中医医院是濉溪县的2家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改革启动之后,县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简政放权。让两家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强化经营管理责任,落实用人自主权。他们根据省卫计委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成立了医院引进“紧缺及高层次专业人才”专家考评小组,并结合医院实际发展需要,按照方案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实施招聘,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生、高校毕业生纷纷加入医疗队伍,达到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预期效果,激活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新能量。

看病贵,是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濉溪县积极探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模式,通过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行业资源,打通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上下就诊渠道,补齐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让基层百姓得到便捷优质的就医新体验。自2016年濉溪县正式启动县域医共体以来,各成员单位深入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任务,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伤残康复和慢性病治疗管理等任务以及开展部分常规诊疗、康复、护理等治疗。为了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两家牵头医院根据镇、村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出台了《医共体县、镇、村三级师带徒指导意见》,对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精准帮扶带来满满幸福感

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濉溪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统筹协调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韧劲,奋力交出脱贫攻坚完美答卷。

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濉溪县出台了《濉溪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办法》《濉溪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贫困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家庭收入逐年提高。2016年以来,批复实施扶贫项目1514个,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12亿元。持续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累计投入1.54亿元,目前仍在发挥效益的贫困村项目210个,贫困户项目20339个,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217万元,增长242倍;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68元增长到2020年的11541元,增长387%。

脱贫攻坚不能脱离实际,濉溪县在抓脱贫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结合县情探索更科学的方式,打造出扶贫的“濉溪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激活脱贫内生动力。实行“党群连心站+扶贫”,成立党小组、村民理事会“一组一会”,建立2800个“党群连心站”,覆盖全部自然庄,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宣讲、帮扶互助、涵养乡风等方面发挥协调引导作用。通过爱心扶贫超市“小积分”兑出脱贫“大志气”。把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的慈善资源、爱心善举整合到“爱心超市”平台,以爱心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小老板+扶贫”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以小老板培育工程为抓手,形成独具特色的“小老板+扶贫”模式。利用废旧学校、厂房等改建农民工创业园11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2个、就业扶贫车间9个。入驻小老板创办企业126家,吸纳就业3000余人,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就业近200人。

在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的同时,濉溪县大力帮助贫困户开展庭院净、卧室净、厨房净、个人净、厕所净“五净”活动,并聘请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到保洁保绿公益岗工作,充分提起贫困户精神气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齐头并进。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濉溪县还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新修房屋整齐排列,一片片特色林果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如今,置身濉溪的乡村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画卷和乡邻们朴实的笑脸。

在这片土地上,幸福越来越近。

2021-06-28 王晨 ——濉溪县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工作纪实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1402.html 1 3 擦亮民生底色 打造幸福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