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潮染绿了淮北大地。这一年的7月1日是党的59周岁生日,文革中因故停刊的《淮北报》凤凰涅槃迎来了她的重生,为了这一天,《淮北报》人已经足足等候了3030个日夜。
《淮北报》的复刊出版,无疑在淮北的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最具纪念意义的一笔。在这一天复刊出版的《淮北报》上,刊登了中共淮北市委关于《淮北报》复刊的决定。决定指出,应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充分发挥通讯员作用,主要刊登本地消息,一般不用新华社电稿,使《淮北报》具有地方特色。这一天的《淮北报》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文章,刊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5月20日为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首次刊登了淮北市邮政编码235000;首次开辟了文学副刊《相城》。
复刊后的《淮北报》仍为四开四版小报,每周三刊,每周二、四、六出报。
在1980年7月8日出版的《淮北报》上,本报与市邮电局联合刊发启事:《淮北报》8月1日正式复刊,欢迎订阅。《淮北报》定价为每月0.26元,零售价为每张0.02元。
当年的报人们按照市委要求,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让《淮北报》成为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首次刊发了《知识》专栏,有“诗话”“影评”“灯谜”“为您服务”“祝您健康”等栏目,首次刊发《文化》专栏,有“电影欣赏小议”“随笔”“戏剧人物”等6篇文章;首次刊发《科普》专栏,有《噪音污染与防治》《科技的更新与学习》等知识杂谈9篇;《文论》《小说连载》《卫生与保健》《学习》《散文》等一个个专栏也相继推出……《淮北报》 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复刊后的《淮北报》一步一个脚印,伴随着淮北市的发展,走过了40多年的创业历程——从每周三刊到每周五刊,从《淮北报》更名为《淮北日报》,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黑白印刷到彩色印刷。
1980年,我市各项工作重新走上正轨,改革开放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当时的《淮北报》上,有关改革的报道层出不穷:10月4日出版的报纸上刊登了本报记者刘宪法撰写的消息《我市13家工厂试行自负盈亏和超利润留成——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报道这样写道:这13家企业在过去的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国家统收统支,影响了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助长了不讲经营管理、不求经济效果的倾向。实行改革后,建厂九年连续亏损139万多元的砖瓦厂,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搞好经营管理,一举摘掉了亏损帽子。矿山机器厂大力开展市场调节,派人分赴上海、云南等十几个省市“找米下锅”,8个月创造产值152.3万元。尤其是针织厂和棉织厂,试行超计划利润“五五”分成后,实现了计件工资和“五定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两个厂试制了十几个新产品,产值、利润增长幅度居全市工交企业的首位。在报道中,记者寥寥数语便把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迸发出的新活力描绘地淋漓尽致。
1980年10月8日刊发在一版的另一篇消息《相山公社西城大队合理处理企业收益——使社员得到较多实惠》,则描述了乡镇企业改革收到的成效:西城大队改变过去靠卖地办厂、点名摊派劳力、不计报酬等错误做法,加强对企业的利润管理,落实了“按劳取酬”政策,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1980年10月22日发在二版的《相山蓄电池厂采取六项措施——在竞争中发展了生产》一文,介绍了相山蓄电池厂在行业的竞争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工厂越办越活的经验。
此外,《淮北报》还关注商业企业的改革。在二版开辟了“改革管理体制疏通流通渠道”专栏,相继刊发了《濉溪县百货公司改革批发制度迎接市场旺季》《高岳百货商店直接从工厂进货》等新闻稿件。
从这些报道中,人们明显地可以感受到改革给企业、农村带来的活力,特别是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巨大冲击。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得到了初步体现。1980年10月18日,《淮北报》一版刊登了市一小教师胡淑芳出席省晋升特级教师大会,省委第一书记张劲夫向胡淑芳颁发特级教师证书的消息稿。1980年11月1日,《淮北报》第三版刊发了《为了桃李更芬芳》的通讯。就是这篇浓墨重彩的文章,让胡淑芳老师成为全市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关注百姓生活,既是市委对报纸的要求,也是《淮北报》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淮北报》复刊伊始,就把关注百姓生活放在了重要位置。1980年10月22日的《淮北报》在一版刊登了《加强物价管理、刹住涨价歪风——市政府决定开展物价大检查》的消息。报道说,当前我市物价上涨,群众反映强烈。一些商业经营单位不顾物价政策,采取提等提价、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等不正当手段,严重地侵犯了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副食品、水产品、蔬菜、饮食业等变相涨价,以及议价品种多、范围广、价格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针对这种情况,市人民政府12月6日召开会议决定,新年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物价大检查,制止涨价歪风。
1980年12月13日,《淮北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市人民政府采取七条措施》的消息。在随后开辟的《坚决刹住涨价歪风》专栏中,刊发了岱河矿家属饭店违反物价政策被处罚、市食品厂贯彻物价政策等稿件。1980年12月27日,《淮北报》刊发了《邹云龙市长任检查团团长——全市开展物价大检查》的消息,在二版刊发了市物价大检查领导小组《动员全市人民、加强物价监督》的文章。
仔细回味这些报道,我们发现,虽然物价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敏感,但在当时社会生产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保持物价稳定、维护群众利益,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复刊后的《淮北报》在认真履行党的宣传职责,充分发挥党和人民喉舌作用的同时,把寻求和建立符合新闻自身规律,且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办报理念作为持之以恒的追求。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淮北报》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我市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和繁荣地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