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王守明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国资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民生工程牵头职责,创新机制、开拓奋进,紧紧围绕“七有”目标,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我市没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实际实施31项。截至5月底,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26亿元,占全年计划筹资额的54%;补助发放类项目按时足额发放,工程类项目有序有力推进,其中学前教育促进中的公办幼儿园建设、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召开全市民生工程推进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继续把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范围,将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情况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专项指标。健全完善民生工程横向、纵向协调推进机制。各级民生办发挥牵头抓总职责,协调研究解决民生工程推进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市直成员单位切实履职尽责,加大对县区民生工程实施督促、指导和监督力度。县区政府履行主体职责,强化质量管理,加快项目实施,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要求各县区和市直成员单位按照工程类项目“5月底前完成招投标、6月底前全面开工、10月底前全面完工、11月底前竣工验收”的总体要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补助发放类项目按规定进度全部发放到位的总体要求,明确时间节点,确保项目精准推进。
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级财政部门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相关民生工程所需资金,并确保刚性到位、不留缺口。实行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及时拨付各项民生工程资金,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支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导向、多元供给模式,依法合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
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完善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运用为保障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第三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督促相关市直牵头部门和县区进行补缺补漏、整改落实,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项目实施管理水平。发挥绩效评价结果的靶向作用,倒逼各市直牵头部门和县区将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任务尽早尽快完成、成效又好又快发挥,促进民生工程提质增效。
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修订完善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考核分值及评分依据,增加日常考核权重,考核结果拉开档次,真正达到奖优罚劣、促进工作的目的。在重要时间节点务实开展督查暗访,有的放矢,对问题较多、进度落后的部门和县区,找准问题症结,采取通报、督办单、约谈等有效措施,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真正发挥督查作用。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增活力、反向倒逼增动力的考核引领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结果运用,实行严格考核奖惩。
进一步强化宣传引领。在《淮北日报》等传统媒体开辟民生工程宣传专栏,宣传报道民生工程政策、进展和成效。通过淮北民生工程网站、淮北民生微信公众号等将民生工程各项惠民政策、工作成果向群众推送,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更加深入民心。利用民政、残联等发放类项目入户核实受益人信息时,发放宣传资料,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并发挥基层社区、村居等机构作用,采取“大喇叭”播放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