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1年06月24日

第A04版:

做群众的知心人和暖心人

——记杜集区第十届人大代表黄喜梅

■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毛阿莉 摄影报道

今年50岁的黄喜梅是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杜集社区计生专干,也是杜集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她为人和蔼可亲、朴实善良。2012年6月份进入社区工作以来,黄喜梅主要负责计划生育工作,每天走街串巷、走村入户,路上遇到社区居民,都免不了要寒暄一下,一时间她成为了杜集社区的“名人”。

2016年黄喜梅当选为杜集区人大代表后,她这样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一定要为人民讲实话、传实情、办实事、谋实利。”在工作中,她始终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与自己的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谋,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归纳梳理提交建议。

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近年来,黄喜梅非常注重自己理论水平的提高,她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政策,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和素质。黄喜梅说:“只有理论知识扎实,才能更好地转化成实践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政策的明白人和传播者。”

扎根基层,爱岗敬业。2018年,台风“温比亚”来袭,部分村居受灾,灾情严重。作为人大代表,黄喜梅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灾救灾当中,帮助疏散、转移受灾的群众。黄喜梅提议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临时召集妇女同志拿着铁锨、扫帚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一干就是一天,中午渴了、饿了,两个馒头、一瓶矿泉水填饱肚子后接着干。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喜梅第一时间加入战“役”队伍,“我主要负责付洼组卡点值守”,简单的一句话,背后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黄喜梅身穿防护服,手拿测温枪,对出入卡口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并劝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不聚集,不扎堆”,无论是晴雨天还是下雪天,一站就是一天,一天接着一天。

建言献策,服务居民。黄喜梅负责的计生工作关系到全村人口的出生、死亡、新婚、流入、流出等重要信息,在走村入户全面核实情况后,她才会准确地统计上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二孩政策的开放,计生工作逐渐转为服务为主。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社区孕龄妇女妇检工作受到影响,部分群众向黄喜梅反映,妇检是不是可以不用参加了。黄喜梅开始向街道卫计办反映,为群众的需求、意愿发声。2021年初,社区付洼组居民找到黄喜梅,反映社区路灯太少,路面较黑,晚上上下班看不清路。黄喜梅实地考察后,第一时间向社区领导汇报并一起实地查看,立即向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申请安装路灯。目前,新安装的9盏路灯正照耀着群众回家的路。

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作为人大代表,黄喜梅在闭会期间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代表活动。视察双龙小学、非凡学校、阳光小学疫情防控工作;视察东湖欢乐世界、华智药业、福兴雅苑等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视察梧桐路路灯喷雾、上海电气、龙河河道等环保安全工作等;视察南山村红薯种植园、北山村黄金蜜梨园、南山村扶贫大棚、柿园社区门面房等村集体经济壮大工作。

黄喜梅积极参加人大的各项会议,并提出意见、建议,努力为民负责,为政府排忧,协助政府推行工作。“我深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代表,就必须坚持密切联系选民。”日常工作中,

黄喜梅坚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广大选民,做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尽善尽美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2021-06-24 黄旭 ——记杜集区第十届人大代表黄喜梅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1906.html 1 3 做群众的知心人和暖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