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1年06月21日

第A01版:

党旗引领风帆劲

——杜集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程功新

人居环境日益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这是杜集区百姓的共同感受。

党建引领促发展,创新工作增活力。近几年来,杜集区围绕“抓党建、强基础、保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探索党建创新、落实工作责任,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惠民生、强建设交出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5.1亿元,年均增长3.24%;财政总收入实现12.9亿元,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达5.2亿元,年均增长9.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3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46元、16075元,年均增长7.4%、9%,三次产业结构实现6.9:44.5:48.6。

这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便是有力证明——它见证了杜集区不断焕发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见证着该区在党建引领下,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累累硕果。

2016年换届以来,中共杜集区委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发力,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有关论述“四个第一”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新时代美好杜集大讲堂”、理论学习中心组以考促学等制度,集中学习100余次,研讨交流、以考促学20余次,理论宣讲6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10万人次。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召开区委人大工作会议、区委政协工作会议,创新实施代表工作“2121”工程,在全市率先构建“531”委员联络网,积极开展“请你来协商”“一组一会一协商”等活动,组织专题协商、调研20余次。促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率先在全市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段园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共青团团代表联络站。坚持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区征兵办被评为2020年度安徽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古人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全区各级党组织自觉强化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一鼓作气抓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一以贯之受洗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妥善处置舆情30余起,连续4年被评为“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深化政治巡察,七届区委巡察全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九届省委、十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年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基层党建工作10次。实化“联帮包”工作机制,常态化赴包保联系点调研督导基层党建工作。创办书记沙龙,带领镇(街道)、村(社区)书记赴上海、宿迁、洋河等地实地考察基层党建工作6次。带头抓实书记项目,区镇两级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基层党建创新项目”7个。以“党建4+” (党组织+“公司、人才、项目、实体”)为切入点,做大“一村一品”,注册村级集体经济公司16个,发展芦笋种植、流水养鱼、石磨香油等特色农业项目11个。全区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村达到4个,50万元以上村达到13个,占比30%。 建强战斗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动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村(社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持续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644万元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村(社区)“两委”干部基本报酬增长10.2%。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厘清66项权责事项,有效引导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加强矿退社区党组织建设,解决“三供一业”移交遗留问题34个。统筹抓好机关、企业、学校和医院党建工作,整顿不规范非公领域党组织15个,建设党群共享阵地8个,打造树人高中等示范点、党建品牌8个。

注重成果转化。推动金鹏智能门窗等28个工业项目签约,协议投资额41亿元,新开工年产2万吨大曲酒酿造提质增效等21个工业项目,协议投资额8.2亿元。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40家企业申请奖补资金2100余万元。投入13亿元实施技改投资产业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9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获得省“五个一百推荐目录”10家,新增市“专精特新”企业5家,认定市级“绿色工厂”“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优秀企业4家。中冶淮海入选首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芬矿机获批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5%。盘活闲置资产3家、低效土地135亩、闲置厂房2.5万平方米。开发区荣获“安徽省装备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称号。在做实三产上持续发力,科创北城、高铁新区、段园飞地等一批新增长极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到39家,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

一路开拓一路歌。为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杜集区整顿软弱涣散村14个,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加至1071.3万元。非公党组织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目前全区有20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70.3%;社会组织58家,组建率达89.7%。淮北市非凡外国语学校党支部被命名为省级“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淮北市树人中学党支部、淮北林光钻探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党建工作示范点。

2021-06-21 朱冬 ——杜集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7576.html 1 3 党旗引领风帆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