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关联性强,不是哪家部门的“自己事”,而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分内事”。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决扛起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主管责任、监督责任,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凝聚推动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树立“一盘棋”思想,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干群一体、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市文明委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行动、窗口行业提升行动、农贸集贸(批发)市场提升行动、城区环境秩序提升行动、交通秩序提升行动、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提升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等九大提升行动工作组要敢于担当,加强督导;各地各部门要服从调度,密切协作;各级文明办要实时跟进,督促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合力,要抓好督查调度。创建工作首先靠的是抓落实,创建目标最终靠的是落到实。全天候、常态化、多角度、全覆盖开展“行走淮北”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成。将督办结果与问责问效衔接,对创建工作中态度不正、举措不力、行动不快甚至屡督不改的,及时通报批评,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倒逼各责任主体对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力度不减,高标准做好创建工作。
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合力,要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网上网下全媒体平台作用,讲好创建故事,宣传惠民举措,及时组织报道创建工作中的亮点,对不文明行为适时进行曝光, 持续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不断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创建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过程。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下好“绣花功”,持续“钉钉子”,再接再厉、乘势而进,不断开创我市创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