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1年06月15日

第A03版:

一城美景今胜昔 幸福流淌百姓间

■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李莹 周红星

宽阔笔直的道路、拔地而起的高楼、环境宜人的小区、生机盎然的公园、瓜果飘香的乡村……六月的濉溪,宛如一幅多彩画卷徐徐展开,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惊喜,无不昭示着她的勃勃生机,无不彰显着她日新月异的变化。

濉溪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着重创造宜居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日臻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一提起原来的生活,此前居住在濉溪县新仓新村棚户区的居民直摇头。“这里是老居民区,房子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平房,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好几户人家。附近没有公共厕所,卫生环境较差,吃水更是老大难。”5年前,新仓新村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工作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制定征迁、补偿、安置等各个环节的激励政策,并且通过阳光操作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拆得明白、拆得放心。

居住环境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特别是棚改工作启动以来,濉溪县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稳步推进棚改重点项目。五年来,全县实施棚改项目39个,2万多户棚户区居民蜗居变安居,实现了“无房变有房、小房变大房、旧房危房变新房”的梦想。

为了给百姓打造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濉溪县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修编完成《濉溪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不断完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了县城公共服务、特色风貌、绿地系统、排水防涝、地下管廊、绿道、给排水、人防以及县域空间、村庄布点、农村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保障了公共和安全设施的合理布局。

五年来,全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一批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城市配套项目。比如,坐落在河西区的文体中心、老年大学、濉溪二中新校区等一大批地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恒大中央公园、御溪荣境等一批品质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南部次中心“六横四纵”路网加快建设,次中心第一实验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县医院南区、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陆续开工,濉中南校区、县委党校、科创大厦加快设计。全县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等规划编制,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形成濉溪主城区、南部次中心、双堆新城“三城联动”发展格局。实施县城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合理布局街头游园,释放城区空间,城市拥挤、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全力厚植绿色家底,打造水清景美生态家园

树木苍翠,鸟鸣啾啾。一大早,淮海路与闸河路交口附近的时代之光西街头公园内,60岁的李桂林女士迈着欢快的步伐,带着年幼的孙子在游园内散步。李桂林告诉记者,这一带以前一个公园都没有,出门就是大马路,附近的居民几乎找不到休闲的地方。前一阵子,这个小公园开放后,每天利用闲余时间和邻居们一起到这里锻炼身体是自己最享受的事。同行的濉溪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小公园以前是企业仓库,地段位置很好。仓库搬走之后,县里决定将这个称得上“黄金地块”的地方改建成为小公园。眼见着自己的居住品质提升了,周边居民纷纷拍手叫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濉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和从实际出发,全力厚植绿色家底,精准实施绿化、美化和补短板工程,积极为百姓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态家园。县委、县政府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依托现有水系、植被资源禀赋,着力构建大环境空间景观绿化格局。五年来,先后对刘桥凤栖湖等沉陷区进行搬迁改造,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建立生态村、生态乡镇等;对沱河河道进行改造、防洪、绿化;建立了柳孜运河遗址景区AAAAA级综合开发项目,对柳孜运河遗址进行保护,建立了柳孜运河遗址薰衣草庄园,建设薰衣草基地及其他园艺植物基地及附属设施;建设老濉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老濉河河道水体调活、生态净化。

濉溪县持续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每年新增及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先后建成濉河公园、龙池公园、老濉河节点景观绿化、乾隆湖公园等游园,建成城南、东关等城市出入口公园绿地,加快推进小溪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均衡、风貌各异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其中,乾隆湖项目于2017年开始,项目面积2550亩,2020年8月1日开园运营。经过治理的乾隆湖景区旧貌换新颜,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花园。

为了让城市各个角落充满“绿色”,濉溪县大兴“全民造绿”之风,尤其是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带头植树造林,掀起全民造林绿化高潮。各镇还结合林业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基层干群意见,量身定制各具特色的村庄绿化方案。铁佛镇“村村通”道路栽上了高低搭配的银杏、刺槐等乡土树种;百善、铁佛沱河堤滩由林业大户实施堤滩造林绿化,改变了以往河道乱耕乱种、乱搭乱建、水土流失的现象;刘桥镇、四铺镇在村旁、路旁、塘边种植了红叶石楠、白蜡、国槐、栾树等绿化树木,村容村貌大变样。孙疃镇利用采煤沉陷区整治造地350余亩,开发了精养鱼塘和休闲景观带。

从城市到农村,高低起伏的青翠,错落有致的景观,绘就了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全县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时代,濉溪县将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总体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丰富城市元素、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06-15 王晨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7125.html 1 3 一城美景今胜昔 幸福流淌百姓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