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刘伟
本报讯 记者6月11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经过连续10多天的奋战,全市248.76万亩在地小麦于当天顺利收获结束。在各项有力措施保障下,今年夏收有序高效,实现小麦生产“十八连丰”。
得益于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市继续扩大良种推广,优化良法配套,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预计,今年全市小麦总产比上年增长10%左右,实现小麦生产“面积增、单产增、总量增、效益增、机收损失降”的“四增一降”新局面。
夏收期间,全市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8000台,大中型拖拉机1.5万台,播种机5.5万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8000台,其他配套机具1.4万台套。5月28日烈山区小麦收割率先开镰,6月5日濉溪县迎来小麦大面积机收,期间我市组织机收指导服务组,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抢抓农时,至6月11日全市小麦全部完成收获。在确保机收作业进度的同时,今年,我市各地还强化“农机减损”举措落地,最大程度减少机收损失,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