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汤道凤
摄影报道
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博学多识、宽容公正、幽默风趣,治学严谨且教学有法……这是淮北市实验高中数学教师刘强一直思考的问题。
1979年出生的刘强,2003年7月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淮北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淮北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淮北实验高中数学教研组长、数学名师,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最美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称号。他勤勤恳恳投入教学工作,致力于数学教学的研讨和改进,取得一系列骄人成绩。
耕耘在教学一线
今年是刘强工作的第18个年头,大学时,系主任兼辅导员侯为波老师告诉他:“毕业后就要走上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作为党员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在普通教师中树立典范。”后来他接触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字深深地烙在心里,成为一名学生最喜欢的优秀教师成为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2003年,大学毕业的他进入学校担任高一班级班主任。开学前夕的军训,他就来到学生当中,跟他们早一点接触,多一些了解。记得第一堂数学课之前,刘强做了充足的准备,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希望能做到“形神兼备”,课上要说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句话都经过仔细斟酌。即便如此,第一堂课刘强还是觉得很紧张,好在顺利地讲了下来。经过这件事,刘强觉得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教给学生们“一滴水”,就要有“一桶水”知识的储备。
“高效听课、精心备课、激情授课”,是刘强自己总结出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刘强喜欢听课,感觉每次听课都是一种享受,听知识、听方法、听技巧、听幽默、听智慧,变为己有,提升自己。刘强更喜欢上课,他陶醉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上。很多人认为高中数学难,难在其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但刘强认为,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如何抓住学科特点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他可下了大力气。从外出培训、观摩名师课堂实况、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做起,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认真地总结、反思,把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研究型教师
在学生们眼中,刘强老师数学课生动有趣,语言幽默,深入浅出。他娴熟地将抽象的理论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让学生爱上数学。他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答案。从高一到高三,他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刘强还要评课,要帮助学科的同事们打磨课,要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他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必须思维创新。他最欣赏朱熹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爱琢磨、爱思考、爱探索。18年的坚持,不断地积累,使自己逐渐成熟,课堂教学日臻完美,形成风格。他先后获得安徽省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二等奖、“一师一优课”教育部部级优秀等荣誉。
刘强善于对课堂教学实践及思考提炼,形成教学成果,其教学论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获安徽省论文评选三等奖,论文《知识与能力并重、思想与文化齐举》,《浅析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等多篇在CN刊号的数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与此同时,他善于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获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课件二等奖、淮北市微课制作一等奖。近几年,他带领数学组同志们开展校本研究,带头申报课题,以研促教,带动学科组建设。
与学生“并肩战斗”
刘强时刻牢记实验高中“让人生更精彩”的校训,尽心尽力服务于一届届的学生。每天五点多钟起床,每晚12点钟睡觉,每年做几百套数学试卷,加上备课、做课题研究,长期的高强度超负荷工作,自己的身体一次次亮起了红灯。2018-2019学年他横跨校本部高一和五中补习班,5月上旬在高三复读班上课的时候,突然之间自己的腰椎疼得无法忍受,被学生急忙送到医院作了腰部磁共振,显示腰椎突出得非常严重,压迫神经,医生给的建议一个是手术,一个是立即住院保守治。可是还有一个月高三的孩子们就要参加高考,这个时候他必须陪伴在学生们的身边。沉默了一会,他坚持让医生先给打了一针封闭,等高考后再住院治疗,然后回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继续出现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做最后的冲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8年来,刘强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实验高中教育的沃土中。目前,他带领高三一个奥赛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培优冲刺班共100多名优秀学生奋战在2021年高考的路上,对2021年高考,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