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4日

第A11版:

科技先行结硕果

——记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日前,记者走进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和研发地看到,目前该企业已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及研发测试中心4万余平方米,产品涉及PAN基、沥青基、黏胶基、预氧丝纤维等系列,并拥有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到制品的完整生产能力。

“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用面很广泛。”董事长肖伯文告诉记者,他们主要产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真空烧结、热处理、半导体、航天航空等领域。

肖伯文说:“我们公司始终秉承以优质的产品、领先的技术、稳定的质量、高效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热场保温产品和整套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公司已通过三个体系认证,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司目前已有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已有部分进入实审的发明专利阶段,还有3个项目被授予“安徽省新产品”和“安徽省工业精品”。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组建成立了淮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淮北市技术中心,配备了雄厚的研发团队,依托中南大学的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他大中型科研机构和国内重点名校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为支撑,重点研发国家同行业领先的产品和争取突破国外同行业技术垄断,开发出新一代碳纤维系列产品。同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成长型小微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淮北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十强企业”“安徽省绿色工厂”等荣誉。

在谈到企业发展前景时,肖伯文充满信心。他说随着近年来国际大环境下的节能减排与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他们公司在对新能源和节能的各项投入生产中,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2.0g/cm^3)、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目前在165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

据肖伯文介绍,碳/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学方面等领域,如火箭发动机喷管及其喉衬、航天飞机的端头帽和机翼前缘的热防护系统、飞机刹车盘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或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树脂、陶瓷、金属、水泥、碳质或橡胶等为基体所形成的复合材料。以碳纤维或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碳或石墨化的树脂作为基体。复合以后的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好,高温形态稳定,升华温度高,烧蚀凹陷性,平行于增强方向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能抗裂纹传播,可减震,抗辐射。材料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使它广泛地应用于核反应堆,固体火箭喷管,热交换器和制动盘,而C-C材料的热烧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烧蚀型防热材料。

据了解,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碳纤维及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涉及PAN基、沥青基、黏胶基、预氧纤维等系列,并拥有预氧化、碳化制品的完整生产能力,产品应用涉及太阳能光伏、真空烧结、热工系统、半导体单双晶硅、航天航空等领域。公司注重全面完善企业绿色生态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使得公司高新技术产品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达43%、利润增长率达52%、纳税增长率达52%,2020年销售收入达1.32亿元、纳税1046万元、人均创税30万元。

本版稿件由记者邹晨光整理

本版图片由市传媒中心摄影部提供

2021-06-04 ——记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6421.html 1 3 科技先行结硕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