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4日

第A06版:

孙疃镇刘寨村:党群齐心,一线禁烧忙

■ 记者 闫肃 通讯员 李天功

风吹麦浪,岁稔年丰,三夏生产拉开序幕……在当下,午季禁烧是基层乡镇干群的重头戏。

六月刘寨村的沃野上,麦浪滚滚,夏收正酣,万里金黄,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也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刻。孙疃镇刘寨村党总支书记关仁凤正在田间忙着指导麦收,只见她戴着红袖章,一边巡查田地里有无未粉碎还田的秸秆、地头渠边有无乱草,一边向群众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动员群众响应政府号召,坚决不烧秸秆。

“我们刘寨村高度重视,成立本村禁烧工作小组,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把秸秆禁烧工作扛在肩上、记在心里、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包括党员群众38个人在内的16个值守点,日夜守护着基层的蓝天白云。”关仁凤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看到,禁烧的宣传车、巡查车穿梭于田间道路,村头路边悬挂的各种各样禁烧标语或禁烧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大力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加强科学有序疏导!”这时,一位老人骑着经过精心布置、满是禁烧标语的三轮电动车走进记者的视线,电动车上带着水桶、扫帚、铁锹,车上插着禁烧巡查小旗子,车上的音响设备循环播放禁烧宣传语。老人胳膊上戴着红袖章,在全村田间地头周围来回巡查禁烧秸秆情况。

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叫叶忠诚,他是村里的义务禁烧宣传员,作为志愿者每年禁烧都有他活跃的身影。说话间,老人向记者介绍道:“我已经74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作为五保户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能为村里做点贡献,我也觉得踏实。我平时喜欢摆弄音响设备,就把平时用来听戏的音响也用上了。”

据关仁凤介绍,村里这些由老党员带领的志愿者服务队,经验丰富、威信高,工作认真、尽职尽责。他们带头宣传、值守、监督、清理秸秆、说服劝导、不占道晾晒,确保全镇 “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这块地收完了,让二顺子把打捆机开过来吧”,撂下电话,一名精神矍铄的老汉朝着这边挥了挥手,豆大的汗珠顶在脑门上擦也不擦。他刚才正用镰刀清理着机器没有扫过的地方。“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在当前秸秆禁烧上,为村民带个头,做个表率。”

说话的老人叫叶志全,是一名68岁的老党员。他原是村里的教师,后来入伍参军,退伍后回乡。早在秸秆禁烧开始以前,叶志全早早来到村委会,找到关仁凤书记,主动请缨,要去田间地头值守党员先锋岗,为村里的秸秆禁烧工作出一把力。

党员先锋岗的棚子刚刚搭好,叶志全就来到了值守点,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有时晚上也坚守在岗位上。他说:“我年纪大了睡觉短,晚上大家都累了,我多看一会,让大家早点休息。”看到已经68岁的叶志全每天奔走在禁烧一线,不少党员既感动又深受鼓舞,干起工作来更加卖力。

说起叶志全,周边的群众都伸出大拇指齐声夸赞。近几年来,每到一处叶志全都亮身份、干实事。疫情期间,身为五保户的他不但带头捐钱,还主动参加疫情值守,用自己的恪尽职守影响了身边的党员和群众。

干部做表率、党员争先锋、群众当模范。都说秸秆禁烧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记者眼前的一幕幕不仅仅发生在刘寨村。连日来,孙疃镇的党员干部群众都纷纷进入“战备”状态,他们不畏似火骄阳,不惧蚊叮虫咬,在一线宣传禁烧政策,坚持值班站岗,组织群众抢收抢种,田间地头穿梭巡逻,成为麦田里最美的守护者;他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引导群众做到自觉禁烧,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1-06-04 闫肃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6383.html 1 3 孙疃镇刘寨村:党群齐心,一线禁烧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