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1年06月03日

第A06版:

石台镇:收割禁烧两不误

■ 记者 黄旭 

摄影 记者 梅月

6月1日,记者来到杜集区石台镇。此时正是夏收时节,最高气温达到了35摄氏度,田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联合收割机忙碌着,而戴着红袖章的秸秆禁烧人员冒着酷暑巡查检查。

在刘庄行政村,记者了解到,该村坐落于石台镇中东部,西靠石台矿,与萧县永堌镇接壤,耕地面积5400亩,下辖刘庄、张庄2个自然村,村民1240户4600人,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种植业为主。今年,小麦种植面积4100亩,油菜籽20亩,油菜籽基本收割完毕,5月30日,小麦开镰,进入收割期,目前收割120亩。53岁的村民刘长周告诉记者:家里有4亩地,用于种植小麦。今年收成不错,亩产800多斤,收入4000多元。村里调来的联合收割机,真是解决了收割的大问题。该村党总支书记杨淮北告诉记者:目前,已从外地调来8台联合收割机帮助农民收割小麦,可在几天内收割完毕。下面的重点工作就是秸秆禁烧。

为做好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石台镇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属地管理,以疏为主,以堵促疏,标本兼治”原则,围绕“全面禁烧,全年禁烧”的整体目标,强化全年常态化管控,严查整治将农作物秸秆、垃圾、杂物抛置河道、水渠、沟塘的行为,坚持全面防控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全面提高秸秆禁烧工作水平,全镇设立58个禁烧点。各村(社区)在全面禁烧的基础上,加强重点时段(5月20日至7月20日)、重点区域的督查巡查。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建立镇包村(社区)、村(社区)包片包队、队包户和党员联系农户的包保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片片逐级包保,处处逐级监管”,逐级压紧压实包保责任。各村(社区)组织精干力量,设立固定看护点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通过组建应急小分队、设置监控点、组织流动哨等方式,对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制止焚烧行为。

各村(社区)制定细化秸秆离田方案,明确秸秆离田的办法措施,确保农作物收获后,除需还田秸秆外,未机收捡拾打捆和散落田间的秸秆得到及时清除。严格落实机械收割留茬高度控制在12公分以内,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8公分以内。村(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合作社和社会团体做好对劳力缺乏、经济困难群众帮扶服务,解决抢收抢种难题。此外,实行镇党委书记、镇长对全镇禁烧工作总督察,成立镇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和禁烧督查组、巡查组,强化禁烧督导、巡查。

石台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为3.2万亩,截至记者发稿时,累计收割0.2万亩,大面积收割在6月3日,一个星期内收割完毕,秸秆打捆面积在2.5万亩左右。为确保夏收“零火点”,实行秸秆禁烧责任制,出动宣传车、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同时机关包保人员实行田间地头24小时值班制,全力做好禁烧工作。

2021-06-03 黄旭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6306.html 1 3 石台镇:收割禁烧两不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