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李天功 周鹏
联合收割机“突突突”地来回穿梭,金黄色的麦穗瞬间被卷入机仓中……6月2日,记者走进我市小麦主产区濉溪县孙疃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午收景象。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张开双臂,纵横驰骋,大口吞进,瞬间秸秆被粉碎,金黄色的麦粒则进入收获仓,一派丰收美景尽现眼前。
当天上午9时许,在孙疃镇刘寨村叶家庄村民叶忠伟的12亩麦田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农机手叶田元早已汗流浃背。在收割机的噪声中他拉大嗓门告诉记者:“我今天已收割了20多亩小麦,看到今年午季丰收,作为机手的我们再累也值得。”叶田元说,接下来的几天内,他们每天都将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奋战在麦收现场。
记者看到,不远处一片收割后的地块内,粉碎抛洒的秸秆被一台大型打捆机收入囊中,不一会儿就吐出一捆打包好重达500斤的圆捆秸秆。
“今年我们村试点秸秆打捆离田,这是从东北过来的专业打捆队,两亩地能打包三大捆,1500斤的秸秆量,然后清运到收储点,再销往周边秸秆电厂。”刘寨村党总支书记关仁凤说。
党的惠农好政策使粮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寨村种粮大户刘道海指着金灿灿的麦浪说,近几年中央及省、市连续出台一系列富民政策,让村民们吃下了种粮的定心丸。他流转的200亩地种植的都是优质小麦品种,除去种子、化肥、收割等生产成本,生产效益都会比往年提高。
“为确保今年夏粮颗粒归仓和秸秆综禁工作落实到位,孙疃镇全体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全部奋战在午收一线,各村庄共设置415个值守点,1100余台联合收割机日夜加班抢收,按照目前天气条件预测,到6月4日将迎来大面积收割期,6月10日左右可完成小麦午收任务。”说起当前午收工作时,孙疃镇党委书记潘海船胸有成竹。他说,全镇21万亩小麦已全面进入成熟收割期,他们从6月1日开始启动午收工作,每天小麦收割速度都在成倍增加。“今年小麦收成总体不错,每亩平均产量在510公斤左右,午收夏粮将增产丰收。”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良种良法,测土施肥,科学管理,今年248万余亩小麦将迎来连续18年的夏粮丰收。市农业机械化中心小麦抢收进度统计显示,截至6月1日下午15时,全市小麦已收获2.6735万亩。预计到6月4日,全市小麦将迎来机收大会战。
为扎实做好午收机械化工作,我市成立了10支小麦抢收服务队和25支应急服务队,发放了500个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开设了加油绿色通道,主动为收割机手提供保姆式服务。与此同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发挥集团优势,互通作业信息、增加作业效益。目前,活跃在我市境内的各类收割机达8000台,正陆续奋战在午收的第一线,抢天夺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万顷麦浪喜开镰,种粮农民尽欢颜。记者离开濉溪县孙疃镇已是中午时分,在返回的沿途路上,不时可见运粮的车辆来回穿梭,车上堆满了小山似的麦子。在农民兄弟流着汗水的脸上,洋溢着别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