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祁向华
3000余名党员争当“四员先锋”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唱主角”;打造了一批优秀党建品牌,凝聚“红色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建立大工委、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近年来,相南街道党工委以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特色党建为依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满意工程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及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把政治建设摆在党建的首位,推进党员的理论学习,使各党(总)支部成为学习型的集体。
对党员领导干部,着重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的教育;对普通党员,着重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业务素质的教育培训,推动各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员先锋”让党群一家亲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动3000余名党员开展争当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等“四员先锋”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唱主角”,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发展问题。
党员干部争当信息员,经常深入群众中间面对面倾听百姓心声,通过切身体验和真心沟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争当宣传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及时将党的方针和政策、党的惠民政策传播进千家万户,同时做好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居民参与街道社区事务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争当调解员,及时发现辖区矛盾纠纷,主动参与调解,使矛盾纠纷首先在社区党小组、党支部得到解决,没有能力解决的及时向街道反映;争当服务员,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中,开展文明劝导、清洁社区环境卫生、法律援助、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等活动,为街道社区建设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温暖了辖区居民的心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特色党建品牌助推服务提档升级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凝聚“红色力量”,相南街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批特色党建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惠苑路社区“一家人”工作法,营造出“家园共建、家风共树、家人共治、家事共商、家誉共享”的良好局面,使社区治理面貌焕新颜。组建“管家8+1”志愿服务团队,每月免费为老人和残疾人理一次发,开展公益过暑假、文明交通等志愿活动,规范小区道路秩序、积极参与小区建设,甘做群众身边的“勤务兵”。
春秋社区“三心换三心”工作法,始终做到以责任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放心”社区;以耐心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和谐稳定,打造舒心社区;以细心帮扶弱势群体、丰富社区文化,打造“开心”社区,推动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中城社区的雷云说事拉理室,让群众有事说理、有理能评、有苦能诉。社区退休老党员、第三支部书记雷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联系服务群众。雷云对待每一位居民都耐心倾听、倾心交流、倾力帮助,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街道党工委还积极整合资源,将分散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单位和社区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街道、社区“大工委、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的基层组织,党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居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驻区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在落实“双报到”制度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街道、街区、居民区三个层面的共建活动。创新组建网格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家门口,把身份亮在家门口,以组织力建设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成为党组织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