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高策
本报讯 记者近日到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车间多台铝箔加工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力幕科技质检部部长姚方隆介绍,连续两年技改投资给企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双零六电池铝箔填补安徽空白,并跻身全国高端铝箔行业第一方阵。
“1到4月份,公司实现产量3万吨、产值5亿元,较去年同期产值实现5倍增速,今年有信心完成16亿元的年产值。”姚方隆说。
力幕科技的发展只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我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通过抓项目、抓平台、强服务,1至4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2.4%,增速高于全省37.7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上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助推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更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动能。
在濉溪经济开发区,越来越多的铝基新材料企业像力幕科技一样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能。随着“双招双引”工作不断强化,一些规模铝基企业相继入驻园区。一个产业上下联动,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1到4月份,濉溪经济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99.4亿元,同比增长29.7%;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战新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43.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27.5%。
年初以来,我市围绕抓好投产项目稳增长,抓好在建项目再提速,抓好储备项目强后劲的工作总目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先进高分子基地产值、陶铝和铝基基地产值增速在全省26个基地中分别位于第2位、第11位。1至4月份,我市新开工战新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147.77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全市新兴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壮大。同时,我市聚焦“五群十链”,落实群长链长推进、“双招双引”领衔领办、工作评价激励三项保障机制,全力促成陶铝新材料挤压生产线、富士特高端建筑铝型材等14个储备项目尽快落地转化。
据介绍,为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市出台《支持招商带动创新驱动推动“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累计争取省“三重一创”引导资金2.9亿元,落实市级支持资金3400多万元。同时,我市还设立25亿元产业扶持基金和陶铝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等子基金共计8个,总规模约79亿元,为持续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