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第A07版:

一口用了70年的山村老井 一堂讲了70年的鲜活党课 一种赓续70年的精神血脉 老井新生

■ 记者 冯冬梅 宗兆宣

“欢迎大家到‘四眼井’参观。以前的榴园村没有一口水井,为解决村民吃水难题,1951年村里党员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大家打井,直到1952年夏天才打好这口井……”昨日,在一座绿树掩映、白墙红瓦的山村之中,烈山区榴园村小学退休教师、老党员刘正德跟往常一样,在“四眼井”旁义务为游客讲述自己父辈们当年在党旗下凿石打井,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解决吃水难题的故事。

榴园村思源广场旁的“四眼井”景点,现在已经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处。说是景点,其实就是一口普通的老井。井壁用石块砌成,只不过井口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当时便用一块大青石板覆盖井口,在石板上凿了四个能放下水桶的洞,因此得名“四眼井”。然而,这口井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过去的榴园村山地贫瘠,种粮靠天收,植树不成材。最让村民们难过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祖祖辈辈没打出一口能出水的井!“无井渴死牛,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是当时的写照。干旱常年困扰着榴园村,不用说灌溉农田了,就是村民吃水,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宋村和赵庄去肩挑手提、车拉驴驮。

新中国成立后,村干部决定带领大家把祖辈们的梦想变成现实。1951年春,禹大林、李端品、宋维珍等党员干部坐在一起合计:打井!一定要打一口能出水的井!他们一面找人勘察山势走向和地形,确定打井的具体位置,一面组织起由青壮劳力和石匠组成的打井队,开始向梦想出发!

刘正德的父亲当年是打井队的,他从小就听父亲说打井是自觉出工,没有工分和报酬,大家感觉跟着党走,跟着干部走,肯定能够打出水来。

山地打井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力用铁锹一点点挖开表层泥土,用钢钎、铁锤一点点凿开地下的岩石,用绳索一筐筐从井下将碎石拉出井口。钢钎断了几十根,绳索断了接、接了断,再断再接。打井队的党员干部和村民衣服不知磨烂多少件,手上不知磨了多少血泡。当往下打到30多米时,没有见到一滴水,一块巨大的岩石却露了出来,大家的心一下子凉了。是放弃还是继续,村民们目光齐刷刷地看着党员干部。打!一定要打出水来!再次请人勘探后,干部禹大香给大家吃了个定心丸。

党员禹大才是石匠,他和其他党员下到井底,用凿子在巨石上一凿一凿打眼,然后用土炸药炸,井上的人再用绳子将一筐筐的碎石块拉上去。一天,上面的人把一筐碎石往上拉时,一块碎石从筐中掉落,正好砸中禹大才左肩,鲜血顿时将他的棉衣浸透。看到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危险的地方,群众深受感动,男女老幼自发加入打井队。79岁的村民刘正中说,自己当年才8岁,正在村里上小学,放学后就会到井口帮忙拉滑轮运石块,经常看到打井队的党员干部手被砸破流血。

冬去春来,400多个日日夜夜,打井始终在继续。直到1952年夏天,这块厚度达几米的巨石终于被打穿,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有了水,好日子就有了奔头。

饮水思源。1954年2月,村民为“四眼井”立碑撰文: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我村人民为了吃水问题受到不可形容的严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和帮助下,1951年,由村干部禹大林、李端品、宋维珍等领导全村人民和大自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至1952年春,又由转业军人禹大香同志继续领导打井工作。禹大香同志及全村干部在打井工作中深刻关心人民利益,以身作则、团结群众。在劳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常深夜不眠,黎明即起,表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至1952年夏,终于完成了打井任务,使当地人民都能在本地得到了水吃,解决了全村人民有史以来的严重灾难,这是我村人民在生活上开始美好的转折点,全村人民一致体会到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打成井来。今后,我们要团结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旗帜下战胜一切灾害,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解决了吃水难题,榴园村迈出了创造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里又在山沟里先后修建了龙须沟水库、米粮坝水库和宋庄大桥,陆续解决了农田灌溉、村民出行等困难。为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一届接着一届干,在荒山上栽满了石榴树,硬是把当年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硕果累累、鸟语花香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2010年村里通上自来水后,村民们就不再从“四眼井”取水,而这口井却被人们刻意保留着当年的原貌。 70年过去了,当年的打井人大多辞世,榴园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摘得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AAAA级旅游风景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桂冠。

青山掩映绿水环绕,小桥流水凉亭小道,白墙红瓦淮风汉韵。今天的榴园,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56岁的村民陈秀玲正在“四眼井”边指挥工人为自家新盖的楼房装修。她告诉记者,现在榴园村家家盖起了小洋楼,大部分家庭都买了小汽车。榴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孙谋志指着“四眼井”告诉记者,这口老井是榴园村的宝贝,是村民们的传家宝。过去全村人靠“四眼井”的水生活,现在是靠着“四眼井”精神创造幸福生活。目前,村里已建成了6万多亩的石榴基地,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在他看来,老辈人给村里留下了“四眼井”,更留下了“四眼井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光秃秃的荒山上可以榴花似火,可以硕果飘香;有了这种精神,荒山坡上可以建起我国第一座以石榴为主题的石榴博物馆和游客服务中心;有了这种精神,榴园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信心满满、蹄疾步稳!

新时代的“四眼井”已经不仅仅是村里的宝贝,它也随着榴园村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2015年烈山区把榴园村的“四眼井”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四眼井”纪念馆也正式开馆。此后,淮北市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四眼井”作为党员教育基地,一批批党员干部在此重温这段历史,坚定初心使命。

正在“四眼井”参观的烈山区机关干部门新江说:“重温这段发生在身边艰苦奋斗的打井故事,对于我们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自觉把个人追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教育意义。”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邵奇一直把“四眼井”的故事作为共产党人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的活教材。“来自于身边的事例更能打动人、鼓舞人、改变人。现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需要弘扬‘四眼井’精神,让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带领人民群众用勤劳、智慧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他说。

刘正德今年已经71岁了,他依然坚守在“四眼井”旁,向党员群众讲述这个身边的党史故事,并结合榴园村的变化不断丰富着讲解内容。他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讲下去,不仅讲过去打井的故事,更要讲好新时代“四眼井”的故事。

一个70年前的打井故事,为何能传承几代人,而且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呢?对榴园村群众来说,这口井是他们新生活的开端;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这口井诠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的历史大考题;而对年轻人来说,这口井让他们获得启迪,从而坚定初心使命,增强了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决心和信心。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四眼井”精神薪火相传。刘正德和“四眼井”的故事感动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23岁的村民张晓晓也加入了义务讲解员的队伍。她说自己从小就听着这个故事,现在也义务向游客讲这个故事,她希望把“四眼井”的故事一代一代往下传,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2021-05-26 冯冬梅 宗兆宣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5683.html 1 3 一口用了70年的山村老井 一堂讲了70年的鲜活党课 一种赓续70年的精神血脉 老井新生 /enpproperty-->